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21期
编号:13149602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1日 李仕卓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目前是临床较常见的严重损伤,患者多数就诊前由于车祸、打架斗殴等暴力直接与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组织损伤,是创伤学科中危害性较大的广泛脑挫伤病症[5]。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病因主要有:(1)患者创伤直接损坏血管内皮细胞,内皮下胶原等成分被暴露,细胞的内源凝血系统被激活,导致静脉血流变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2)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大脑意识出现障碍、且长期处于卧床状态,多数患者存在一侧肢体功能障碍或偏瘫等,由于病情不稳定,患者发生骨折及其他外伤时,需要固定治疗,下肢血液流动相对较缓慢,改变了血管内的正常血液流动状态,此时血管内皮异常会导致血栓的形成。外伤手术易引起血小板反应性变化,血液处于高凝状态。(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脱水治疗时大量使用甘露醇与呋塞米药物,身体内水分大量流失,患者由于高热、气管切开、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加重了水分流失,血液高凝状态更加严重。(4)甘露醇与脂肪乳剂等对于静脉血管刺激较强,临床反复长期使用可以导致静脉炎,下肢静脉输血与输液时更易发生,长期穿刺与置管也会影响血管壁,损伤静脉内皮促使释放生物活性物质,改变静脉壁电荷,血小板聚集与粘附,导致血栓[6-7]。由于上述影响因素导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