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期
编号:13144564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日 姚金科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筛查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NTNG)相关基因,探讨NTNG发生机制。 方法 分别抽提NTNG患者甲状腺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总RNA,逆转录合成相应以Cy5和Cy3标记的探针与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用对扫描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筛选出的部分表达差异明显的基因进行验证。 结果 筛选出表达差异明显的基因48个,其中NTNG组中表达上调的基因36条,表达下调的基因12条。荧光定量PCR结果与基因芯片一致。 结论 NTNG患者甲状腺组织与正常甲状腺组织之间存在明显的基因表达差异,为NTNG患者提供相当数量的与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受体信号转细胞信号传递等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为NTNG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线索。

    [关键词]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基因;差异表达

    [中图分类号] R58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1-27-04

    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nontoxic nodular goiter,NTNG)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可高达6%~7%。以女性多见。与正常的甲状腺细胞相比,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甲状腺细胞在DNA、RNA水平上应有差异。利用这三方面的指标的差异,研究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表达存在差异的相关基因的变化,有助于阐明其发生发展的机制。现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初步研究分析筛选NTNG患者甲状腺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