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9期
编号:13129853
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患者术前 不同时期应用的临床价值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日 李斌
第1页

    参见附件。

     再发梗死1(2.1)4(7.8)

    心衰1(2.1)3(5.9)

    围手术期死亡1(2.1)3(5.9)

    2.2 两组患者心肌酶比较

    术前组术后24h心肌酶cTNI为(8.89±3.46)U/L,CK-MB为(140.30±65.7)U/L;术中组cTNI为(11.30±4.2)U/L,CK-MB为(175.1±63.6)U/L,术前组cTNI与CK-MB显著低于术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9/2.66,P均<0.05),见图1。

    图1  两组患者PCI术后24h cTNI与CK-MB比较

    3 讨论

    盐酸替罗非班是由Iroko Cardio Australia Pty Ltd公司研制的一种非肽类的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动物研究显示,盐酸替罗非班在体内有较强的抗血小板功能,可以显著降低血小板的黏附与聚集[4-5]。因而临床上常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凝治疗,替罗非班为血小板糖蛋白受体拮抗剂,能阻断血小板黏附聚集相关通路,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助于恢复冠脉血流,提高心肌再灌注[6]。目前替罗非班常在PCI术中使用,并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PCI术前更早时间的应用临床研究较少,且结论并不一致。有研究显示,ACS患者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使心肌缺血心肌得到灌注,提高PCI术的临床疗效[7],但也有研究显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与术中应用临床疗效并无太大差别[5]。因此本研究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ACS行PCI术前和术中应用替罗非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