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6期
编号:13124132
他汀类药物预防治疗脑卒中的临床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6期
     3.2 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临床研究已证实他汀类药物通过对血脂的调节作用,能够减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核心面积,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斑块的稳定性,防止斑块破裂和脱落,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率。

    3.3 抗血栓形成

    血小板凝聚性升高,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失衡与血栓的形成具有密切的关系。他汀类药物通过调节eNOS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此外,大量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还能通过调控凝血-纤溶系统的活性,抑制血栓的形成,对临床脑卒中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防治作用。

    3.4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与血管源性生长因子(VEGF)相类似的生理作用,通过调节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与功能紊乱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汀类药物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受损的脑组织,防止进一步的损伤。

    3.5 炎症反应

    炎症能够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组织造成进一步损伤,此外无论中神经系统还是外周神经系统炎症均是导致大脑缺血的危险因素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