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7期
编号:13123865
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日 周红艳
第1页

    参见附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于我院行腹部手术ASAⅠ~Ⅱ级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其中观察组中男30例,女16例;年龄41~73岁,平均(58.2±6.4)岁;对照组中男31例,女15例;年龄40~81岁,平均(57.1±5.7)岁。所有患者经ASA分级均属于Ⅰ~Ⅱ级,且排除其他严重的心肺疾病以及长期服用镇痛药患者[4-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于麻醉前30min给予苯巴比妥0.1g、阿托品0.5mg im,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

    (1)麻醉诱导:根据患者体重计算麻醉诱导用药剂量,先后给予患者咪唑安定0.05mg/kg、瑞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0mg/kg、维库溴铵0.1mg/kg,iv,注射结束后3min左右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

    (2)麻醉维持:根据患者体重及手术时间计算麻醉维持用药剂量,持续微泵泵入丙泊酚5mg/(kg·h)、瑞芬太尼15μg/(kg·h),并间断给予维库溴铵 iv。

    (3)观察组于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地佐辛0.1mg/kg静脉注射,对照组不给予地佐辛。手术结束后立刻停止微泵泵入。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待患者自主呼吸及意识恢复,眼球运动、吞咽动作、咳嗽反射存在恢复后将气管导管拔除。

    1.3 评价标准

    手术中给予患者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密切关注患者血压、呼吸、心率、心电图变化以及血氧饱和度。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手术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同时,手术后对患者进行评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