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5年第18期
编号:12786534
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血浆脑钠素、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价值(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8期
     高敏C反应蛋白是血浆中的一种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是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12]。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高敏C反应蛋白参与了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的病理过程,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13]。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反应是斑块破裂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过程中,高敏C反应蛋白、补体复合物和泡沫细胞等沉积在动脉壁内, 可与脂蛋白结合,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大量炎症介质,释放氧自由基,造成血管内膜损伤、血管痉挛及不稳定斑块脱落,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管腔狭窄以及ACI的发生[14-16]。

    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可采用药物治疗[17]。贝那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18],在体内转换成贝那普利拉后生效。原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较弱,贝那普利拉的活性更强。贝那普利水解后成活性物质苯那普利拉,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阻止血管紧张素Ⅰ转化成血管紧张素Ⅱ,从而减低由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一切作用,例如收缩血管和产生醛固酮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