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5年第24期
编号:12778134
刘忠军:3D打印技术带来脊柱外科个体化治疗时代(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24期
     医生将患者的CT数据传给制造企业,工程人员再将数据通过软件设计重建,成为三维立体图形。通过识别患者骨骼内的病变部位,基于骨骼信息及病变组织信息进行假体设计。假体设计好后,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技术人员将钛合金粉放入专用设备的工作舱,在上千度高温下,一层层“打印”,最终形成形态各异、个性化的内植物,这些替代原来椎体的内植物既能实现复杂结构的个体化定制,还能有效预防传统内植物的种种弊端。

    如今,3D打印技术,为个体化手术治疗时代开启了革命性的一章。

    2014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骨科刘忠军教授团队完成了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

    他在全球首次应用3D打印人工定制枢椎作为脊椎外科内植物,进行脊椎肿瘤治疗后的稳定性重建。3D打印人工定制枢椎用于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这一方法,为肿瘤切除后颈椎结构重建技术辟出了一条新途径,具有开创性意义。

    12岁的山东小患者明浩于2014年7月中旬,在北医三院经影像学检查和穿刺活检确诊为尤文氏肉瘤后,由于癌变位于枢椎,解剖位置邻近脊髓、神经、重要血管和头颅基底结构,手术施行难度很大。眼下治疗尤文肉瘤,国际通行的是手术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