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5年第24期
编号:12778135
我国骨肿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2015最新解读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24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主任郭卫教授率课题组历经十余年,建立了全身各不同部位原发恶性骨肿瘤的规范化切除及功能重建方法,取得了系列成果,为6000余例患者成功保留了肢体功能。他开创性地解决了骨盆肿瘤整块切除及骨盆环重建、儿童保肢、骶骨肿瘤整块切除等世界性难题;在提高肿瘤治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患者的术后功能,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郭卫团队承担的研究项目“原发恶性骨肿瘤的规范化切除及功能重建系列研究”论文被美国《NCCN骨肿瘤治疗指南》引用。国际首创一期后路全骶骨切除术式,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风险。论文发表于国际知名的脊柱外科杂志《脊柱》(Spine)。课题组应用低位腹主动脉阻断技术辅助完成骶骨肿瘤切除,该技术的应用使手术出血由原先的平均1万毫升降至1500毫升,大大降低了术中输血量,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并荣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日前,郭卫教授回顾了国内恶性骨肿瘤化疗的情况。近 20 年来,恶性骨肿瘤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于化疗的开展及逐渐完善,特别是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的应用。以骨肉瘤、尤文肉瘤为代表的恶性骨肿瘤,在开展化疗之前其主要治疗是截肢或局部广泛切除和足量的放疗,这些治疗常导致患者的终身残疾,生存率不足 20%,且局部复发率高。直到在治疗中增加了辅助化疗,其预后才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肿瘤化疗的原则和方法来自于大量的临床实践,它们经历了如下阶段:最初的单药辅助化疗→多种药物的联合化疗及最大耐受剂量(剂量-强度)的化疗应用→临床出现转移性病变时的化疗(辅助化疗)应用→先于其他治疗的化疗(新辅助化疗)应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