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6年第5期
编号:12968955
内外结合序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180例临床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5期
     针刺组在康复理疗的基础上予以针刺治疗:根据经络循行相表里的特点,即对上肢相表里的太阴肺经与阳明大肠经、厥阴心包经与少阳三焦经、少阴心经与太阳小肠经进行分组针刺。取穴方法: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位,外加肩井、肩髂、肩贞。针具:华佗牌0.30×46mm针灸针。针刺方法:井穴采用电刺放血,其余穴位均垂直刺入,用雀啄法提拉捻转,行针1min得气后,留针30min,每天治疗一次,每次2组。

    对照组仅予以康复治疗:健康宣教及心理调理+良肢位摆放+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短波、超短波治疗。

    上述各组均连续治疗3周后评定临床疗效。

    1.7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1)疼痛指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基本的方法是使用一条长约10cm的游动标尺,等份分成等距的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0~2分为优秀,3~5分为良好,6~8分为一般,8分以上为差。(2)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根据Fugl-Meyer评定法。分为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恶化共五个水平,具体指标对应为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减少≥90%、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减少46%~90%、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减少18%~46%、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减少<18%、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增加≥18%。计算公式:[(治疗后积分一治疗前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