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婴幼儿保健 > 信息
编号:13626989
母婴床旁护理对顺产孕妇不良情绪改善作用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9
     【摘 要】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对顺产孕妇不良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对2015年以来在我院进行顺产分娩的120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将120名顺产孕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名)和实验组(60名),对照组实施一般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分析比较两组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效果。结果:实验组顺产孕妇心理状态在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干预后,同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的改善。结论:母婴床旁护理对顺产孕妇的不良情绪起到了很好的改善和安抚作用,对母婴的安全健康给予了极大的保障,同时也有利于母婴之间的情感交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顺产孕妇;不良情绪;改善作用

    女性从妊娠到分娩需要经历一次十分强烈的情感和生理体验,在此期间孕妇的心理也会产生强烈的变化和波动[1],尤其是对于顺产孕妇来讲,顺产的过程对产妇的心理变化和波动更加强烈。顺产产妇在生产过程中除了本身要经受巨大的疼痛外,还时刻记挂着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在新生儿顺利生产后继续为新生儿的身体状况和健康担心,这些使得孕妇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抑郁、恐惧等情绪[2]。产妇对自身角色的转换一时无法适应,极易出现无助的情感体验,在心理负担过重的情况下极易患上产后抑郁症。因此本文通过对顺产孕妇新实施型护理方式——母婴床旁护理,对改善顺产产妇的不良情绪的方法进行一些探讨。

    1 一般资料和具体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5年以来接收的120名顺产产妇,所有产妇均没有精神疾病史以及人格和心理障碍,此外也没有脑部受伤病史和其他方面的重大疾病,医护人员对本实验过程进行相关描述,产妇在知情自愿情况参与实验。其中产妇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2~35岁,平均年龄在(25.4±2.8)岁;孕周在38~42周,平均(40.1±0.7)周;孕妇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的有12名,初中文化34名,高中40名,大专及以上文化34名。随机将这120名孕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孕妇在年龄、文化程度、孕周等方面都没有明显的区别。

    1.2 具体方法

    实验组实施母婴同床护理模式。在顺产的第一天,仔细地向产妇讲解产后需要注意的各类事项,讲解如何顺利喂养婴儿,教导母乳喂养和婴儿吮吸以及母婴同床护理意义。新生儿容易出现黄疸,护理人员要向产妇讲解黄疸的发生病理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医护人员对新生儿实施的沐浴、游泳、臀部护理和脐带护理等都要保证在产妇的身边进行,护理人员向产妇家属进行基本的产妇护理知识宣教,在实施的过程同时向产妇讲解护理新生儿的方法,并在讲解中鼓励产妇亲自动手对婴儿实施护理操作,护理人员恰当地对产妇的护理方法进行相应的指导,尽快地帮助产妇掌握新生儿的护理方法以及自我护理的方法。在产妇生产第三天离开医院时,护理人员要对产妇讲解关于恶露的知识,包括其持续的时间和产生的原理等,向产妇介绍产后的避孕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确保产妇已经能够很好地实施自我护理和新生儿护理的方法。

    对照组实施一般常规性护理。新生儿和产妇之间不进行长期的接触,进行封闭性管理,在洗澡时间对新生儿进行正常的洗浴,并对新生儿进行相应游泳运动、抚摸护理等,家属可以隔着封闭的玻璃对婴儿的护理过程进行观看。护士对产妇进行正常的产后宣教。

    1.3 实施评价需要参照的指标

    医护人员在产妇待产前和产后一天以及产妇出院之前对产妇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其中包括焦虑问卷(STAI)评价产妇的焦虑程度。该问卷中一共包含了40个问题,其中前20项问题是对产妇的焦虑状态进行调查,主要内容是产妇不良情绪体验的描述,比如神经质、紧张、忧虑、恐惧等情绪和心理。后面的20项调查主要是对产妇的特质焦虑(TAI)心理进行调查,该部分内容主要描述的是一种相对稳定同时也具有个体化差异的心理状况,也就是焦虑倾向。应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产妇产后抑郁情况进行筛选和审查,其中包括了产妇的乐趣、心境、哭泣、伤感、焦虑、恐惧、自责、失眠等生理状况的应对能力。每一项根据不同的程度分为1分、2分、3分,综合分数大于13分的产妇可以判定为产后抑郁。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均用%表示,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顺产孕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

    两组孕妇在待产时以及产后一天时的SAI、EPDS评分差异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在出院前两组产妇的SAI、EPDS评分显著降低,其中实验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具体数据看下表:

    2.2 两组产妇产后发生抑郁情况

    在实验组中一共出现了5例产后抑郁的情况,产后抑郁的发生概率是7.9%;在对照组中一共出现了12例产后抑郁症,发生概率为19.5%,由此可知实验组产后抑郁发生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女性在妊娠后体内的孕激素、雌性激素水平会明显升高,在分娩以后这些激素又很快的退去,这使得产妇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减少,直接影响产妇的神经冲动[3]。同时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还要经历身体疼痛等不适感,担忧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这些都导致了产妇焦虑状况的发生。因此,如在产后对产妇的不良情绪进行改善,保证产妇的身心迅速地恢复健康,对产妇适应自身角色的转换具有重要的意义。

    母婴床旁护理主要是指在产妇入院期间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一系列的干预和护理,在这一过程中母婴之间相互接近和亲密使得护理人员的各项操作同产妇和家属之间的距离拉近,这对产妇的心理及不良情绪的安抚十分有利,同时产妇及家属在观看护理人员的操作时可以很好地进行学习,可有效帮助产妇尽快实现对自身和新生儿的护理[4]。

    综上可知,母婴床旁护理对顺产孕妇的不良情绪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翟晓静.新疆某地区综合医院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与服务满意度现状调查[D].石河子大学,2014:58-59.

    [2] 梅娟娟.母婴床旁护理工作模式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4:764.

    [3] 叶若玲.床旁护理干预模式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0:63-64.

    [4] 邹丹,艾艳,朱蕊.产后床旁护理对顺产产妇不良心理的康复作用[J].青岛医药卫生,2015,03:232-233., 百拇医药(王青芬)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婴幼儿保健 >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