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4.05.06
编号:10314
治未病是最好的健康管理(健康管理大观)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6日 生命时报 2014.05.06
     量取各项指标 找出健康风险 及早调整生活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困惑,平时总感觉身体不太舒服,可去医院检查又没什么疾病。这类人可能正处于健康与患病的临界状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这一阶段的自我健康管理格外重要,中医称之为“治未病”,即在疾病发生前就采取改善措施,防止疾病发生。现代健康管理中的健康风险评估,可以说是“治未病”的得力助手,它能量化评估出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及未来患病的风险,及时纠正错误行为,提前把疾病挡在门外。

    抓住风险评估的水晶球

    现代医学不断发展,诊断技术、治疗手段日渐完善,但医院和医生更多关注的是已经发生的疾病,对疾病前期的不适以及发病风险关注得较少。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上医治未病”的说法,重视未病先防。很多疾病的形成,需要一二十年的累积。在发生器质性病变之前,器官的功能先会下降,当下降到一个临界点时,才会发生病变。
, http://www.100md.com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明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对于1/3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来说,如果在疾病发生前处理得当,身体就能转危为安;反之,则极易患病。此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十分必要。李明形象地把健康风险评估比喻成一个水晶球,它能评估一个人在未来会发生某种疾病或因某种疾病导致死亡的可能性,帮助我们在生病前,了解各个器官功能的指标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发现那些出现异常的指标,了解这些指标异常会给机体带来哪些影响,同时通过科学的方法改善它们,避免疾病的发生。

    找到属于你的“健康脚印”

    李明告诉记者,做健康风险评估的第一步,是要把我们的身体变成一个个数字,一张张表格,用具体数据来精确描述你身体的健康状况,抓住那些“看得见的东西”。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体检、化验、测量、心理问卷调查、中医体质辨识等基本的检测方法来获得身体的各项指标,包括常规的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中医则将人的体质分为平和、气虚、阴虚、阳虚、气郁、血瘀、痰湿、湿热和特禀等9种体质,医生通过健康问卷调查,就能分析出检测者属于何种体质。
, http://www.100md.com
    有了这些具体数据,下一步就是要抓住那些“看不见的东西”,请专业医生做进一步的健康风险评估。“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却常被忽视。”李明指出,很多人做完体检,常把体检报告往旁边一扔,殊不知这会让一些危险因素悄悄损害你的身体。“尤其是那些稍微超重,血压时高时不高,没有明显器质性疾病,但父母有高血压史的人,一定要做进一步的健康风险评估。”李明介绍说,医生会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来分析你的各项数据指标,寻找属于你的“健康脚印”。所谓“健康脚印”,是根据长期监测大量人群的健康指标得出的健康发展规律。如果你的分析结果与某一类人群特征的吻合度较高,就会把你归为此类人群。这些人走过了哪些健康之路,比如在什么年龄段高发心脏病、高血压等,你未来的健康状况可能也会按照这个趋势发展。

    找到了“健康脚印”后,就要分析被检测者自身高风险的来源。一般来说,病前健康风险主要有四个来源:生活方式、精神心理、遗传因素以及社会条件。李明说,根据这些来源,医生会询问一些问题,比如平时是不是喜欢吃肉,是否熬夜,是否生活压力大,是不是喜欢运动,是否有某些家族遗传史等,然后对号入座找到个人的高风险来源。随后,医生会按照科学的方法,给你一套控制高风险因素的方案,比如具体一步步怎么戒烟、怎么减重,有针对性地把高风险因素逐一“消灭”,帮你重拾健康。

    功能性检测保驾护航

    通过上面所讲述的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我们基本能够把高风险因素控制住。但如果你还想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身体,也可以根据个人条件做一些功能性检测,作为健康风险评估的补充手段,从而把健康风险定位得更准确,有助于你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面临的健康问题。目前,专门针对亚健康人群的功能医学检测项目在国内高端体检和健康管理机构已悄然兴起。李明介绍说,比较实用的功能性检测,如营养代谢检测,它可以帮助你全面地了解自己是否营养均衡,是否缺乏某些营养素,以及免疫功能的具体情况,日常膳食不平衡、运动不足的人群不妨试试。▲, http://www.100md.com(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