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18295
德国心理干预从出生开始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0日 生命时报 2015.03.10
     德国心理干预从出生开始

    16岁以下都做心理体检,为将来减少得病隐患和治疗费用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

    最新研究显示,大部分心理疾病都可追溯到患者的未成年时期,且心理问题正出现低龄化趋势。近年来,德国尝试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儿童的心理干预。尤其从幼儿园起,16岁以下的孩子每年都要有一次心理体检。

    德国各个城市和乡镇还设有数百家非盈利性质的心理中心,柏林新科恩区的社区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心就是其中一家。该中心共有5位心理咨询治疗师,其中贝林格尔博士是专业的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师。

    《生命时报》记者多次造访这家心理中心,每次都感受到家一样温馨的气氛。心理医生们不穿白大褂,个个就像朋友似的亲切。贝林格尔向记者介绍,作为心理学的发源地,德国青少年心理治疗已有近百年历史。上世纪70年代,心理治疗指南写进了德国法定健康治疗体系,这意味着儿童的“心理体检”也开始免费进行。据称,德国目前有2万名心理治疗师,其中近2800人为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师。
, 百拇医药
    为了让孩子能尽可能轻松地与心理治疗师交流,该心理中心特别设置了儿童治疗室,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家具也是五颜六色的。治疗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跟玩具的“相处”模式,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9岁的莱昂妮近来不爱说话,成绩也大幅下降,被爸爸送到中心进行心理体检。贝林格尔和她的爸爸沟通后,决定对其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询问孩子此前两周的精神状态,例如是否做事时感觉“没兴趣”:如果“一点也不”得分为“0”;“一两天如此”得分为“1”;“三四天如此”得分为“2”;“几乎每天”得分为“3”。

    贝林格尔计算出总分,再结合她爸爸的描述及老师的反馈,认为莱昂妮的问题是最近沉湎于网络、不爱交流,导致自闭。之后,贝林格尔还与莱昂妮进行一场拼字游戏,通过游戏告诉她如何与人沟通,学会自我调整。

    在德国,儿童有心理问题主要进行行为治疗、药物治疗或两者相结合的治疗。心理治疗师给莱昂妮开出的“心理处方”是,参加柏林一家“儿童农场”的身心之旅,也就是进行“动物辅助心理治疗”。贝林格尔说,动物可以赢得孩子的信赖,激发活力,成为最真诚、最天然的心理医生,比如乌龟帮助孩子缓解自闭,马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等。
, 百拇医药
    孩子们的“心理体检”数据,会被存入德国联邦卫生部和联邦青少年事务部门建立的青少年心理体检档案库里,日后会被用于再研究和分析。德国青少年事务局每年还对孩子进行家访,了解和推荐相关措施,产生的相关费用可由保险报销,也可以由青少年事务局支付。青少年事务局也会派专家对孩子进行定期心理辅导,与父母定期磋商,并和学校老师进行沟通。

    德国学校也从幼儿园开始就设置一系列的心理课程,包括自我调节、人际关系、环境适应和如何表达等,社区周末也有相关活动。大医院也都设有儿童青少年心理及精神科,特别强调“从出生开始防治”。

    “青少年每年进行心理体检很有必要。”德国联邦卫生部专家沃夫冈对《生命时报》记者表示,在6至16岁的德国青少年中,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者占到了近两成,幼儿中,饮食、语言等心理障碍也日趋严重。特别是网络时代,网瘾、社交缺失等成为新的问题。

    他指出,自进行全面实施心理体检以来,德国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得到改观,心理疾病得到控制,而且,心理体检的效果是持续长远的。青少年时期是发现和预防心理疾患的“窗口期”,现在进行心理体检,意味着未来少了心理疾病隐患,为国家减少了昂贵的心理疾病治疗费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