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5.07.03
编号:15641
人工晶体夹持咋回事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3日 生命时报 2015.07.03
     云南读者刘先生问:我80多岁了,双眼患白内障多年,2003年手术安装了人工晶体。2006年发现右眼“人工晶体夹持”,如今已经近乎失明,再次手术风险很高。请问“人工晶体夹持”是咋回事?该怎么治?

    解放军总医院眼科主任李朝辉、博士叶子解答:人工晶体位于虹膜、瞳孔的后面。人工晶体夹持是指人工晶体的一部分“跑到了”虹膜前,导致人工晶体位置偏斜,继而影响到视力和眼压。如果发现得比较及时,人工晶体尚处于游离状态,没有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相对好治疗,可以在表面麻醉后在裂隙灯下进行处理,有的甚至在扩瞳药的帮助下自行复位。如果人工晶体夹持时间较长,组织发生粘连,则需手术复位。这位患者人工晶体夹持时间有可能过长,视力丧失可能源于晶体位置偏斜,或继发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损害,或许还有其他影响视力的眼病等。具体情况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评估,以决定治疗方法和预估治疗效果。▲,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