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5.10.23
编号:19108
容易误诊的糖友急症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0月23日 生命时报 2015.10.23
     很多患者本人和家属尚未意识到,糖友的主要死因并不是糖尿病本身,而常常是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某些危及糖友生命的危象,连急诊医生也可能“看走眼”。若按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习惯来诊治,极易误诊误治,铸成大错。

    低血糖昏迷

    病例:年逾七旬的老张,大半辈子都在和糖尿病斗争,血糖控制尚可。日前,老张因失眠而烦躁不安,家人担心他休息不好,给他吃了片安眠药。第二天早上8点多,任凭老伴怎么叫,老张都没反应,仔细一看,已陷入昏迷状态。家人赶紧将其送到医院,发现血糖值已经降到2毫摩尔/升。经静脉快速输注葡萄糖等紧急抢救,老张的命总算从鬼门关被拉了回来。

    分析:这类患者及家属常疑惑不解,作为多年的老糖友,怎么会突然发生低血糖呢?据报道,病程10年以上的糖友,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品种多、数量大的患者以及老年人(尤其是70岁以上),对血糖调节能力较差,因此易发生低血糖意外,后果极其严重。张大爷能逆转厄运,得益于早期发现,抢救及时。
, http://www.100md.com
    脑卒中

    病例:王大姐今年65岁,患糖尿病已有8年。有天早上,王大姐起身后发现自己左侧肢体不听使唤、头晕、话也说不清楚,家人赶紧送她去医院,诊断发现是糖尿病引发的脑卒中(即中风)。

    分析:由于高血糖、血脂紊乱及血液黏稠等情况的长期存在,糖尿病也是脑卒中发病的一个高危因素。糖友如出现突然头晕、头痛、晕厥、恶心、麻木、言语不清、一侧肢体活动不灵等卒中症状时,应立即送医院,及时救治。

    急性心梗

    病例:年仅38岁的李总,患有糖尿病已两年,但一直没当回事,应酬中烟照抽,白酒照喝。不料几天前,他突发胸闷、冒冷汗,幸亏家人及时发现,在第一时间送进急诊科,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经积极抢救才捡回了一条命。

    分析:这类患者死里逃生后庆幸之余不禁要问,过去并没有心脏病,怎么会突然心梗?毋庸置疑,糖尿病和心血管病关系十分密切。据我国最新资料,糖尿病引起的冠心病和脑卒中分别为正常人的24倍和10倍,75%的2型糖友最终会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 百拇医药
    急性酮症酸中毒

    病例:年过半百的老刘,一年前发现2型糖尿病,但并未正规治疗,还常喝酒。老刘3天前暴饮暴食(饮啤酒5瓶)后意识不清,被送来急诊。经检查,老刘呼吸深而慢,呼气有烂苹果味,神志模糊;血糖高达39.9毫摩尔/升,血液呈偏酸性,尿中有酮体,诊断为急性酮症酸中毒。给予大量补液、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纠正酸中毒等对症治疗后好转。

    分析:酮症酸中毒好发于1型糖友;但各种诱因(如饮食不当或大量饮酒)也可导致2型糖友患酮症酸中毒。因此,糖友如出现原因不明的腹痛、恶心、呕吐、脱水、昏迷时,应考虑酮症酸中毒的可能,及时去医院就诊。▲

    2. 三招远离急诊室

    尽管糖尿病急症十分危险,但有三招可以帮助糖友避免这些急症的发生。

    一是改善生活方式。现已知道,除遗传因素外,热量过度摄入、肥胖和缺少运动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和减轻体重将有利于控制病情。

    二是持续监测血糖。对于病情稳定、血糖控制较好的糖友,一个月可以监测5~7次,其中包括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和夜间血糖,每次监测一种血糖就可以了,每个月共监测5~7个时间点。

    三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最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把血糖控制在正常值可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否则便会危害到心、肺、肾、神经、眼睛等多个人体的脏器和器官,引发种种并发症。比如,引起高血脂,使血液黏稠,由此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偏瘫;视网膜病变导致双目失明;糖尿病足会使下肢不断腐烂,最后只好截肢;此外糖尿病还会引起尿毒症等多种危及糖友生命的并发症。▲, 百拇医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教授 罗学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