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7.09.01
编号:25762
不要迷信“成功学”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1日 生命时报 2017.09.01
     不要迷信“成功学”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王小雷

    图书市场上,成功学类书籍如《人性的弱点》《高效能人士的 7 个习惯》《穷爸爸富爸爸》等,一直热销。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女主角走出家庭,重新振作,收获成功的事业和高富帅男友的故事,也算得上是另一种成功学。读成功学书籍,从别人的成功里吸取经验无可厚非,但缺乏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迷信“成功学”,就会掉入陷阱。

    “陷阱”一:别人这么做能成功,我也行。一些大学生看了比尔·盖茨、扎克伯格辍学创办公司的故事,觉得自己也很强,也想通过创业闯出一片天地,于是有了辍学的打算。可他不知道,辍学创业的人或许98%都失败了,只有2%获得了成功;他也不知道,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的成功,关键因素并不是辍学,而是他们抓住了市场机会,并且在事业起步的关键时刻,遇到有经验人士的支持等。避免这类陷阱的做法,就是多思考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而不是舍本逐末。

    “陷阱”二:再艰难,坚持一下就能成功。坚持,是一个极好的品质。但笔者曾遇到一些管理者因为信奉“坚持就是胜利”,在遇到合理的意见时、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他们依然顽固地坚持做下去,最后,坚持成了“偏执”。慢慢地,团队的核心骨干都离开了,公司业绩一落千丈。坚持,也得选对方向,否则就是一错再错。避免这类陷阱,要懂得基于对环境的分析、对自己的客观认识做出决策,而不是凭借感情或信念做决策。

    “陷阱”三:付出,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付出但不一定有回报的事情很多,例如全心全意爱一个人,却以分手告终;通宵做了一个竞标方案,最后输给了对手;有的人读书过目不忘,而自己付出了四五倍的时间,却未必记得牢。笔者并不否认在哪里付出时间,就会在哪里成长。可如果认为“付出一定会得到自己想要的”,在面对不如意的结局时,就会花费很多精力在“放不下”“想不透”上,没有心思面对未来。这类陷阱很难避免,但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接受现实的勇气和能力。纠结过去的失败时,告诉自己“停止追究,往前看”。▲,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