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7.10.24
编号:24273
眼科专家的梦想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24日 生命时报 2017.10.24
     眼科专家的梦想

    远中近全程视力,视觉青春永驻

    十九大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决定着广大医务工作者梦想的新高度,让健康中国的梦想照亮960多万平方公里的每个角落。对于眼科医生来说,梦想更为现实,让每个患者都能看得见、看得清、看得好,让每一位老年人都拥有远中近全程视力、视觉青春永驻。

    弯道超车,跻身世界水平

    由于历史原因,尽管我国各领域专家在改革开放后夜以继日、紧追猛赶,依旧有很多技术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成都爱尔眼科医院屈光白内障及老视矫正手术临床应用研讨会”上,重庆爱尔眼科医院院长陈茂盛表示,在眼科的世界角逐赛场上,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部分水平居世界前列。以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为例,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眼科手术切口是3.2毫米,属于“大切口”。而我国的眼科手术切口,早已经缩小至1.8~2.2毫米,属于“小切口”。
, 百拇医药
    另外,亚洲领先的爱尔眼科集团完成对欧洲最大的连锁眼科医疗上市机构巴伐利亚眼科的收购,也是一个力证。爱尔眼科也借助此次并购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眼科服务集团,将打造全球最大的眼科平台,实现“共享全球眼科智慧”,加速中国眼科临床、科研、人才资源的全球一体化发展。

    医学发展,视力接近完美

    梦想是一条不知终点的路,充满了荆棘和坎坷,有时失败,有时迷茫。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里的晶状体发生浑浊和退行性改变,进而出现白内障和老花眼,这就像老人出现白头发一样稀松平常。研究数据显示,大多数人在45岁左右逐渐出现老花眼;白内障在60~70岁的人群发病率为60%,之后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到了80以后,基本上80%以上都有白内障。

    应对老花眼和白内障,及早手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手术方式,才能恢复良好的视力。在会上,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吴峥峥教授把人类复明医术历史发展概括为残缺美——组合美——近乎完美。她认为,现在的医学技术,已经能让大部分中老年人恢复年轻态的视觉感受。
, 百拇医药
    最初的手术属于“残缺美”,双眼术后看远或看近,无法达到远中近全程视力。后来,手术发展至“组合美”,一只眼看近距离和中距离,另一只眼看远距离和近距离。如今,现代医学技术“近乎完美”,两只眼睛在术后能实现远中近全程视力。

    全程视力,眼科专家的选择

    2015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姚玉峰教授带领团队成功实施了中国医生首例三焦点植入老视矫正手术,患者术后获得远中近全视程力,视觉质量也满意。

    随后,超声乳化手术后获取远中近全程视力的患者越来越多,也在眼科医生界掀起一股热潮。在会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邵逸夫医院许叶圣、重庆爱尔眼科医院院长陈茂盛、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吴峥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李灿、成都爱尔眼科医院院长周进等专家纷纷表示,他们为自己的父母亲人选择了能实现远中近全程视力的手术方式。

    远中近全程视力为什么能实现?在“三焦点老视手术中心”及“三焦点屈光白内障手术中心”仪式上,周进院长表示,它的背后是多项技术的突破,如532的分光设计让全程视力清晰、平滑设计让视力过渡更自然、术后夜间视力无障碍等。

    没有视觉质量,何谈生活质量?在合适时间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即使七老八十,依旧能看得见、看得清、看得好,让老人的日常生活不受视力的影响。

    在党中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的指导方针下,眼科医务工作者应从视觉质量的更高层面去为2.2亿多老人的晚年生活幸福着想,全程视力不是我们的终点,让每一位老人都享受到年轻时的视觉才是我们的最终梦想。▲, http://www.100md.com(张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