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9.09.06
编号:85603
空巢老人要“六防”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6日 生命时报 2019.09.06
     中国家庭“一分为二”的现象越来越常见,多数孩子远在他乡做着独居青年,父母则在老家做着“空巢老人”(老年夫妇户、独居老人)。老人空巢,有些是因为老伴去世,有些是子女住得较远,不愿意或不方便生活在一起。但慢病、孤独及无人照看的各种生活隐患,无不让空巢老人们感受着生命垂暮的重荷,独居老人去世很久无人知晓的报道也屡见报端。最新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半数以上老人都是空巢状态(已占老年总人口的51.3%)。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流动人口迅猛增加,空巢老人数量还将不断增加。在这种现实情况下,空巢老人做好几个“防”,有助于他们在独立生活中更好地享受晚年。

    防孤独

    2018年,《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上的一项调查显示,空巢老人的抑郁情绪显著高于非空巢老人,总体幸福感很低,且在应对方式上更消极。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14年就曾指出,70岁以上人群自杀率最高,除身体疾病原因外,长期生活孤独、缺少情感支持也是重要原因。“近年来,患心理疾病的老人越来越多。我最近治疗的一位老人就是因为孩子在国外,跟着他们在国外住不惯,一个人回来后又总想女儿,经常感到心慌、憋气,后来发展成了焦虑症。”中国老龄协会老年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松怀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人老了,内心会自卑,不愿与人说,很容易孤独。再加上没有亲友陪伴,情绪长期积累,得不到宣泄和回应,就会出现心理疾病,由此带来自残、自杀等恶性后果不断。所以,他建议老人做好两点:
, 百拇医药
    保持规律沟通。空巢老人易走向两种极端:一是什么事都不愿找子女帮忙;二是天天找,让子女觉得“矫情”,前者居多。与子女定期沟通,例如一周一次通话或一个月一次见面,可让双方规律地了解彼此生活状况,达到情感沟通的满足,也能及时发现异常。例如,老人如果一段时间里总是忍不住找子女,就可能是有焦虑情绪需要疏解,儿女要留意;如果老人一段时间内没有沟通,可能是心里憋着什么事或身体有其他状况,儿女也要及时发现。

    保持生活热情。空巢老人有更多“悠闲时间”,但“悠闲”不是闲坐、睡觉等。一方面,老人要有自己的爱好,无关乎高雅,读书、唱歌、跳舞、旅游等都可以。另一方面是走出去,与年龄相近的老人交往,参加社区或社团活动、老年大学等,拥有更多社会关系支持才能坚强,不至于沉浸在独居的孤独感中。

    防跌倒

    老年人视觉、听觉减退,腿脚不灵便,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能力下降,身体的反应和协调性变差,很容易跌倒。一旦跌倒,轻则软组织损伤、 骨折等,重则造成肢体瘫痪,危及生命。据统计,我国每年约发生4000万次老人跌倒事件,跌倒死亡是65岁以上老人因伤致死第一原因。北京大学民航临床医学院民航总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黄鹏说,空巢老人跌倒后,可能会很长时间后才被发现,耽误治疗时机,后果严重。建议做好以下三点:
, 百拇医药
    1.注意三个高发地点。跌倒多数发生在家里,且主要在卧室、浴室和厨房。所以,走路不稳的老人一定要用拐杖或步行器;平时变换姿势(起立、转身)时,要先站稳10秒后再走;有条件的老人可做家居适老改造,例如在墙面装上扶手,地板铺上防滑地胶,在家中安装一键呼叫装置或佩戴电子手环,有意外可及时求救。

    2.有慢性病的老人要注意监测。患心脑血管、神经系统、骨关节炎、贫血、糖尿病等疾病的老人更易跌倒。服用镇静类药物、降压药、降糖药的老人要格外注意。平时做好监测:血压高压控制在100~140毫米汞柱,低压在60~90毫米汞柱,空腹血糖在4~6毫摩尔/升,餐后血糖在8~9毫摩尔/升。此外,用药时要防止过量或误服。

    3.学会最小伤害的跌倒姿势。万一跌倒,也有技巧:身体尽量向前倾,别后仰;用手先接触地面,手部骨折危害相对小;保护好头部和髋部最重要。平时可进行阻抗性练习,增强协调性,预防跌倒。比如,用弹力带做上臂拉伸或蹬腿,练习到微微出汗即可。
, 百拇医药
    防硬扛

    很多空巢老人之所以自己住,就是因为不想麻烦人,有什么事能扛就扛。一位急诊科大夫告诉记者,他经常遇到“扛不住”的病例。一位患冠心病的独居老人,冬天里自己上下楼搬大白菜,结果突发心梗,被送来急救。另一位老人则是自己在家挪沙发,没想到太用力而突发脑溢血,等几小时后被发现送医时,已经过世。“人老了便不能太逞强,我国八成左右的老人都患有慢性病,这些老人更不能硬扛。”黄鹏说,老人身体代偿能力(对代谢和机能异常的适应能力)比其他人差很多,可能平时看着挺好,突然一病,并发症会一个接一个。他建议:

    1.不吝求助。人老了需要帮助很正常,特别是空巢老人。向邻居、亲友,甚至陌生人求助,并不丢人。相反,这只是为了让生活更便捷、轻松。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区开展代买、送餐、带老人看病等服务,老人要尽量使用。

    2.生病及时看。因缺乏照看,空巢老人生病的时候常会先拖着,希望能自行好转,或是自己买点药吃,这些做法应杜绝。如果出现心慌、胸闷、气喘,可能是心肺、血液系统或支气管有病变;一过性腿脚无力、眼黑、嘴歪或说话不利索,可能是中风;如果总感觉疲惫或睡眠不好,可能是身体衰弱等,这些情况都要尽早就医,防止严重病变。
, 百拇医药
    3.坚持体检和健康评估。60岁以上老人,每年要做一次全面体检,并定期去老年科评估身体。患慢性病的老人,最好找固定医生看病,每月找医生重新评估用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防营养不良

    空巢老人吃饭是个大问题,有的老人可能好几顿都是面条或粥,经常吃剩饭或随便买点,饮食单调重复;还有的可能是饥一顿饱一顿,时间一长就容易营养不良。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的一项报告显示,我国一半老人有营养不良风险,空巢老人所占比例更高。黄鹏表示,营养不良会导致肌肉量减少,免疫力下降,容易骨折,认知能力下降,创伤愈合变慢,其他疾病风险也随之增加。他建议:

    1.把吃饭当作头等大事。无论自己做还是买,老人都要重视吃饭。最好保持三餐进食规律,每日吃够25种不同食材,偏重蔬果、坚果、鱼类等。身体瘦弱的老人可以去医院营养科就诊,请医生推荐营养摄入的好方法。
, 百拇医药
    2.让做饭和吃饭变得有趣。老人时常会因没食欲、身体疲倦等因素不想吃饭。这时可找亲友一起吃饭,增强食欲。如果身边有其他独居老人,也可以聚餐。平时买菜时,多买一两种,尝试一些新菜样,也能增加乐趣。

    防被骗

    近几年,因购买保健品或交友婚恋而遭遇诈骗的老人很多。2018年,北京市法院共受理涉老案件1.6万多件,其中保健品相关案件中,一半以上受害者是老人,且多数是空巢老人。北京老龄法律研究会会长陈洪忠律师表示,空巢老人缺少精神慰藉,且没有子女在身边把关,最容易上当。

    1.寻求慰藉找亲友。老人的心事、家常可多与子女、亲友沟通。如果遇到陌生人频繁地“关心”,要及时告知子女,让他们帮忙判断。因为多数骗子都是从陪老人聊天、帮老人跑腿开始行动,等取得信任后,就会骗着老人买保健品等,一步步将老人带入陷阱。

    2.再婚要先确认身份。因丧偶而独居的老人,如果想再婚,一定要先确认对方身份,很多中年女性会利用假身份证行骗,老人要提高警惕,可去公安局查验。一些因“面子”不好开口的话题,如重大财产分配等,可请子女帮忙沟通。
, 百拇医药
    防火防盗

    人上了年纪,出门忘锁门、做饭忘关火等情况时有发生,安全隐患很多。陈洪忠说,2018年入室盗窃案件中,老人在家时被盗的案件数量占入室盗窃案件总量的一半以上。他提醒:

    1.借工具辅助记忆。空巢老人的厨房里要安装火灾报警装置。一个人在家做饭时,别离开厨房,用纸笔记录做饭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提醒及时检查是否关火。如果老伴在,也可让对方提醒。在家门口的醒目位置贴上“记得锁门、关窗、带钥匙”等标识,以防忘记。

    2.关乎钱财的事要当心。如果有人上门推销产品,一律不要买,也不要让推销员进门;如果自称是上门检测或维修的人员到访,要先给物业打电话确认其身份;购买任何东西都要到正规商家并索要发票。

    此外,专家提醒,有认知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的老人,生活无法自理,不能让其独居,儿女要尽量陪在身边照看或请保姆,也可以让老人住在养老机构。而一些爱忘事或讲话逻辑、走路方向感变差的老人,要及时就医,以便发现和预防老年痴呆。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但可以自理的老人,要随身带好个人信息卡、手机,也可以佩戴有定位功能的特制电子手环,以防走丢。▲, 百拇医药(李珍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