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9.10.29
编号:82151
“累得睡着了”要不得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29日 生命时报 2019.10.29
     越累越困越兴奋 睡眠质量打折扣

    “累得睡着了”要不得

    受访专家:国际孕婴和育儿研究中心

    认证婴幼儿睡眠咨询师 陈誉文

    本报记者 雷 妍

    睡得好的宝宝,醒后一般不会哭闹,甚至见人就笑。而那些睡前哭闹、需要花大量时间哄睡的宝宝,往往是睡眠出了问题。国际孕婴和育儿研究中心认证婴幼儿睡眠咨询师陈誉文表示,婴儿长期缺乏睡眠,会影响大脑发育和认知。作为家长,要了解宝宝的睡眠状况,提供适当的解决方法。她给出几点建议。

    1.区分“没睡着”和“不想睡”。不睡觉是客观现象,但更准确的说法应该叫“没睡着”。其差别在于,“不睡觉”强调的是婴儿的主观意愿,“没睡着”是客观现实。婴儿对睡眠的控制力有限,他不能自己拉窗帘、关灯、脱衣服、爬上床,甚至还不能自己翻身、躺下……这些身体上的局限让他们无法想睡就睡。若发现婴儿不困,继续和他玩耍,可能会让孩子暂时停止哭闹。但长此以往,宝宝不能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眠质量会降低。

    2. 避免“崩溃式入睡”。“玩累了就困了”“累到不行就睡了”……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观念,因为它符合成人的睡眠经历,但这一认识无法套用到婴儿身上。婴儿常常是越累越难睡,越困越兴奋,变得更加难以安抚,出现“闹觉”现象。虽然,他累到极致一定会睡着,但这种“崩溃式入睡”后,极易出现夜惊等现象,使睡眠质量大打折扣。

    3.及时发现睡眠信号。婴儿的睡眠信号有很多,不只打哈欠。有时,给予他们的刺激量过多,会使宝宝的“困倦信号”不易被发觉,甚至越来越兴奋。乍一看,精神好、玩得开心,但对于孩子来说,很可能是过度疲劳的表现。因此,如果发现宝宝变得兴奋、易怒,不妨换个安静的环境,他有可能就哈欠连天了。

    4.保证日间小睡质量。很多家长认为,宝宝白天睡多了,晚上会闹觉、睡得晚,其实不然。白天充足的小睡能保证全天的良好状态,还能使夜间睡眠质量更高,这一原理叫“睡眠促进睡眠”。相反,睡得少的婴儿,入睡后更容易很快醒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