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9.12.03
编号:85069
郭玉璞 一辈子为病人服务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3日 生命时报 2019.12.03
     郭玉璞

    一辈子为病人服务

    郭玉璞,91岁,著名神经内科学专家,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教授

    郭玉璞,91岁,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临床神经病学和神经病理学专家,在他深爱的协和医院耕耘了65个春秋,至今仍坚持出门诊、每周参加全科大查房,继续着他一辈子为病人服务的医学事业。

    1952年,郭玉璞从吉林大学医学部(原长春第三军医大学)毕业,次年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工作。在协和,各位前辈严谨治学的态度深深影响着年轻的郭玉璞。改革开放后,郭玉璞前往西澳大学和悉尼大学学习。3年的学习中,郭玉璞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还把悉尼大学病理实验室里的设备都买下来带回国,并且带回了最新的理念,大大促进了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病理实验室的发展。

    郭玉璞学脑电图时,冯应琨教授经常提到“姜氏三兄弟”。这三兄弟都患有癫痫发作、小中风发作、间歇性智力障碍,都是十几岁发病、20岁左右死亡。1970年,三兄弟中的老二去世后,做了尸检,当时专家有不同意见,郭玉璞的临床病理诊断是“家族遗传性多灶性缺血性脑病,性质待定”。在澳学习期间,他看到法国的一篇文章,报告的是MELAS综合征,和协和的病例非常相似。回国后,郭玉璞找到姜氏兄弟的病历反复看,越看越像,但苦于没有线粒体的直接证据。1993年,三兄弟的外甥来协和医院看病,跟3个舅舅一样,也是癫痫、消瘦、反应迟钝。在郭玉璞的争取下,家属同意穿刺检查。电镜观察中,发现了线粒体异常,证实了之前的推测。由此,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了国内首个线粒体脑肌病MELAS型家系。

    如今,郭玉璞教授家里最珍贵的收藏,就是他积累多年的经典神经病理切片,一张张亲手制作的切片,浓缩着郭玉璞的治学历程,也见证着我国神经病理学发展之路。

    郭玉璞始终坚持“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不分家”的严谨治学精神,在我国神经、肌肉病变的研究方面,有着大量开拓性贡献。他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原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主编、参编论著9部;2009年获北京协和医院杰出贡献奖,2016年获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卓越贡献奖,2018年获中国杰出神经内科医师终身成就奖。▲ (张 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