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9.12.20
编号:83991
患者送的 钥匙扣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20日 生命时报 2019.12.20
     患者送的

    钥匙扣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李 海

    那天刚下班,我突然接到护士长的电话,“李医生,上楼,来收患者给的礼物。”

    这样公开地收患者礼物,我可没听说过,可护士长却说得特淡定。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回到科里,护士长随手递给我一个精致的钥匙扣,上面大大的一个“李”字,是我的姓氏。

    “32床的女儿自己亲手做的,还有好几个呢,是为了感谢你和护士们。”护士长笑着对我说,显然,她也收到了礼物。

    “是前几天我在急诊收治的那位遭遇车祸的阿姨吗?好啊,我收!”礼物虽小,但是很有心,很温暖。拿着礼物我有些爱不释手,之前发生的一幕又展现在眼前。

    伴着尖锐的鸣笛,急救车直接开到了医院门口,急救员快速把患者送了进来。“患者大概在1小时前被汽车撞伤,当时家属不在场,伤后不会说话了,呕吐了一次……”急救人员跟我简单介绍情况,与此同时我在迅速地查体。患者意识状态不好,查体不配合,双侧瞳孔光反应迟钝,鼻腔可以看见不凝血,最重要的是后枕部有头皮肿胀。根据经验,我大致确定患者头部受到重创,存在对冲伤的几率很大。

    “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马上做头部CT,请急诊外科会诊!”很快CT结果证实了我的推测,“双额叶挫裂伤,枕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肺挫伤,胸腔积液”。我和急诊的夏医生一同看着电脑里患者头部CT片,面色凝重。

    “医生,我妈妈的病情怎么样?”旁边的家属女儿轻声询问病情。夏医生思考了一下说:“患者的病情复杂、严重,而且病情还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话还没说完,患者女儿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求求你救救我妈妈,她辛苦了一辈子,这些日子才开始享点儿福,拜托了!”“一定。”夏医生的话,简短有力。

    时间在推移,患者却始终没有清醒,伴有烦躁,有时喊叫,有时呕吐,呕吐物里有了血性成分,说明出现了应激性的消化道出血。接下来的日子,我们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止血、降颅压、营养神经细胞、预防各种并发症……

    在昏迷8天后,患者终于清醒了。那天,患者女儿慌张地推开了医生办公室的门,说着:“医生,医生,快来看下……”夏医生一个健步就冲了出去,这是医生的习惯性反应。“我妈醒了。”患者女儿大喘气地说。这下大家都乐开了花,都夸夏医生反应跟兔子有一拼。夏医生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看见患者睁开了眼睛,笑容更灿烂了。

    这就是钥匙扣的由来,我们科室里每人都有一个,这就是对我们全心救治患者最好的回报。说到底,医患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应该亲如一家人。在病痛这个恶魔面前,我们应该并肩战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