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4.14
编号:83047
大火逃生,六点必知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4日 生命时报 2020.04.14
     浓烟别穿行 湿布堵门缝

    大火逃生,六点必知

    受访专家:北京市通州区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科 祁兴龙

    本报记者 李 爽

    对于火灾时该如何逃生,人们都有一些知识,但真正着火时,少有人能保持冷静,根据情况选择正确的灭火或逃生方法,所以相关常识应时刻牢记。就此,《生命时报》记者采访北京市通州区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科祁兴龙,就常见的火灾逃生知识进行解读。

    浓烟太大,别盲目穿行。

    火灾产生的浓烟温度高,具有毒性、减光性(即吸收散射光线、使人看不清东西)并带给人恐惧心理,影响大脑判断。因此火灾浓烟是万万不可穿行的,即使用湿毛巾做有限的防护,逃生者也极可能只走出几十步就晕倒在地。如果火灾初期产生较淡薄的烟气与逃生者头部有一定距离,可在按照疏散逃生指示标志的指引下快速撤离;但当逃生环境有浓烟扩散时,即使佩戴专用逃生面罩,也不建议穿过浓烟,应尽量选择用湿布条封堵门窗防止烟气进入室内,并在消防队员方便搜救的空间等待救援。以防万一,可在家中备有正规厂家生产的逃生面罩,放在容易找到的位置。
, 百拇医药
    披湿被逃生浪费时间,不符合我国国情。

    这种逃生方式起源于日本。日本早期住宅多为木质结构,发生火灾时会掉落可燃物,湿棉被一定程度可以减轻掉落物的伤害。但这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打湿棉被不仅浪费大量的宝贵逃生时间,而且双手握住湿棉被弯腰逃生,会让呼吸道直接暴露于高温和有毒烟气中,造成高温灼伤或中毒。

    躲在卫生间,容易呼吸困难。

    卫生间管道丰富,支撑结构相对稳定,躲到卫生间里避险,是地震求生的紧急避难措施。祁兴龙表示,它往往空间狭小,容易聚集烟雾,且一般家庭的卫生间位置比较偏僻靠里,易造成呼救困难等情况。消防员救援时通常优先搜查客厅、卧室等,躲在卫生间很可能错过最佳救援时机。住宅楼里一旦发生火灾,居民首先应通过楼道、楼梯逃生,如楼道被高温浓烟封锁或大火封门,应该把家门作为防线,堵住门缝,去远离火灾和烟气的阳台或窗口呼救。

, http://www.100md.com     逃生人群密集,不要盲目跑。

    如果楼道空气依旧流通,且保证速度足够快,能逃离火场,应立即逃离;人群密集时,如果位于中部或后部,一定不能盲目奔跑、推搡前面的逃生者,很容易发生倾倒踩踏事故。

    楼下火势大,堵住门缝等救援。

    如果有足够的能力从高处跑到1楼,且楼道、楼梯间没有浓烟,那么优先逃跑。祁兴龙提醒,跑的时候最好留着门,一方面是如果发现楼下火势更大,利于及时返回原处;另一方面是若家里有火源,便于消防员进入室内寻找着火点和搜救。不过,当自家没有起火,楼下火势更加严峻、浓烟弥漫楼道时,要关闭门窗,将缝隙用湿布条等堵住,拨打119报警等待救援。

    低层翻窗逃生,先扔一床被子或沙发垫。

    家住1楼或窗台距地面4米以下,一般成年人完全可以翻窗而逃,建议向外扔出一床被子或沙发垫等软质物品作为缓冲,翻出去之后抱住头滚一圈,能够最大程度减轻跳下时对身体的伤害。

    最后,祁兴龙强调,每家每户房屋结构(门窗位置、墙壁位置等)以及人们身体状况等相差甚远,火场逃生常识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灵活把握。无论在家还是公共场所,要熟悉了解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设施器材的位置及使用方式,危急时刻可以救命。▲, http://www.100md.com(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