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4.24
编号:82761
绥芬河“九严一保”刹住疫情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24日 生命时报 2020.04.24
     国门社区都守住 阻断输入不放松

    绥芬河“九严一保”刹住疫情

    受访专家:

    武汉大学健康学院预防医学系教授 张志将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资产管理部副主任 刘 琪

    人民日报社黑龙江分社记者 张艺开 □本报记者 高嘉悦 □本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 张晓东

    随着武汉正式解封,全国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数千里外的边陲小城——绥芬河却拉响了战“疫”警报。自4月1日以来,经绥芬河口岸入境的确诊病例连续半个月居全国之首,这座仅有7万人口的小城怎么成了境外输入的重灾区,瞬间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绥芬河打响抗疫阻击战
, http://www.100md.com
    自4月1日绥芬河市出现第一例境外输入病例以来,截至4月7日,经绥芬河口岸入境2000多人。截至4月18日,绥芬河市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71例(含1例治愈),现有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5例,疑似病例5例。

    为了应对绥芬河疫情形势,4月6日,绥芬河建设方舱医院;7日,中俄双方商定临时关闭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内口岸旅检通道;8日,所有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并对全域实行“九严一保”管控办法,“九严”即严把国门、严把城门、严守边境、严管社区、严格隔离、严控交通、严防聚集、严肃执法、严抓督战,“一保”为保障民生。

    记者了解到,目前绥芬河口岸旅检通道继续关闭,但货检通道正常,实行闭环管控。一台俄罗斯大型货车进入海关后,先要进入全自动洗车房消毒,再走流程、办手续,扫描是否走私后,开至转运货场,将车头和货厢“头尾分离”。准备就绪的中方牵引车把货物送往卸货场地,俄方牵引车头一直留在货场,等待“回归”的车厢。俄方司乘人员也将被送往集中居住的酒店,直到需要驾车返回俄罗斯。
, 百拇医药
    目前,当地制定了分层救治的治疗原则:绥芬河市人民医院只接收无症状感染者,轻型、普通型患者由牡丹江康安医院接收,重症、危重症患者则由牡丹江红旗医院负责救治。记者在绥芬河市人民医院看到,7支驰援医疗队正在接受中国疾控中心专家的培训,为进入放舱医院做准备。医院人流稀少,普通门诊全部暂停。防护物资、医疗人员、核酸检测能力、床位都比较充足。

    由于17日黑龙江省绥化市报告一例来自绥芬河的阳性检测者。绥芬河对该确诊患者常住地周边6栋楼全部隔离消毒,对19个单元280户共416人进行封闭管理,并全员进行核酸检测。当地小区居民每户可每3天派出1人外出购买生活必需品,社区也有代为采买服务,对老百姓餐桌影响不大。记者来到当地几家大型商超,物价稳定,供应充足,采购井然有序。输入病例暴增前,绥芬河近乎100%复产复工,如今主要交通干道车辆稀少,只有警车、救护车、货运车、私家车偶尔驶过。街道两侧除了超市、食品商店等生活必需场所,公共餐饮、娱乐场所等全部关闭。

    全国各地爱心企业、医院紧急调配和捐献医用N95口罩、防护服、隔离衣、酒精等防疫物资。目前已有近300名各地白衣战士驰援绥芬河。4月14日上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队抵达绥芬河方舱医院,准备开展救治工作。领队刘琪告诉记者,此次驰援的12名同志中,有8名刚刚完成支援武汉任务,应急救援经验丰富。随队出征的还有两辆影像车(一辆车载CT和一辆X线车),重点加强当地影像诊断能力。目前医疗队正在为影像车正式投入使用进行准备。
, http://www.100md.com
    据悉,绥芬河方舱医院由一栋办公楼改建,基础设施较完备,距市区12公里,可提供600余张床位。医院实行全封闭管理,管理分区科学,以求把感染降到最低,最大程度上保护医护人员安全。

    俄罗斯疫情蔓延是主因

    在3月30日之前,绥芬河累计确诊病例一直为零,但谁也未曾想到此后会出现输入病例暴增。

    绥芬河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27公里,是黑龙江中俄经贸最大的口岸,也是黑龙江唯一全天候持续开关运行的陆路口岸。受境外疫情蔓延影响,4月初由莫斯科直飞国内的航班只剩一条,且每周只有一班,走陆地口岸,成了最便捷的途径,且只剩绥芬河这一唯一开放的陆地口岸。于是在俄企业员工、个体华商、留学生等不约而同经绥芬河口岸回国。绥芬河入境人数大增,输入病例也随之而来。

    俄罗斯的疫情控制不乐观。截至4月19日,俄罗斯单日新增确诊病例突破6000例,累计确诊突破4万,累计死亡300多例,而这数字还在上升。武汉大学健康学院预防医学系教授张志将认为,由于入境人员在归国过程中可能存在交叉感染的情况,绥芬河境外输入病例并不能直接反映俄罗斯的疫情状况。但不可否认,很多归国人员已有防护意识,在归国途中全程穿着隔离服,然而在这样的措施下还是被感染了,这个现象可间接地证明,俄罗斯疫情防控可能不太乐观。
, 百拇医药
    “绥芬河不会成为第二个武汉。”张志将表示,绥芬河市基础医疗资源薄弱,如果任其发展,是不足以应对疫情的。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目前,绥芬河市方舱医院建造基本完成,可随时启用。中国疾控中心紧急驰援绥芬河,搭建了负压式帐篷移动实验室,核酸检测能力达到每天1000份以上。一些刚结束援鄂的医护人员赶来驰援绥芬河,各种医疗设备都已抵达。张志将认为,经过前一段时间国内的疫情防控,我们积累了大量治疗经验,相信绥芬河不会成为第二个武汉。

    绥芬河虽是边境小城,但防疫形势可影响全国大局。张志将称,目前,黑龙江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主要来自绥芬河。黑龙江要想防控住疫情,关键看绥芬河,而黑龙江又将影响整个中国。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约占我国10%,若绥芬河疫情蔓延,必会拖慢黑龙江疫情防控,影响正常农业生产,进而影响全国。

    中俄联手抗击疫情

    目前,俄罗斯确诊人数已位列世界前十。但早在疫情之初,俄罗斯政府很快采取措施,切断与中国的陆路交通,减少航线频次,限制签证。但却忽略了自欧洲各国的回国公民。当中很多人只是居家隔离,没有进行核酸检测。部分俄罗斯民众把居家隔离当成带薪休假,该干嘛还干嘛,很多居民上街闲逛,戴口罩的人并不多。俄罗斯初期检测规模和力度不够,目前全俄已经完成超过180万次病毒核酸检测,因此确诊人数也呈暴发式增长。
, http://www.100md.com
    针对俄罗斯当前疫情,俄罗斯流行病学与微生物学所首席研究员维克托·祖耶夫表示,现在的俄罗斯民众更有纪律性,大量志愿者帮助那些处于居家隔离状态的人们。不过俄罗斯媒体表示了担心,俄罗斯自由新闻网指出,那些该受到严格监控的重点人群,在俄罗斯仍然可以自由通行,这是很可怕的。中国能将那些与疑似或确诊患者接触的人找到,俄罗斯未必,现在亟需搞清接触链条。

    张志将认为,俄方主要防内发,中方主要防输入。7万人口的绥芬河确诊300多例,其患者密度还是很高的,要防止输入病例与本地居民之间产生交叉感染。绥芬河一定要吸取武汉当初的教训、参考武汉的经验,及早发现病人并隔离,避免发生哈尔滨等地出现的家庭聚集性传播。绥芬河要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增强医护人员防护意识,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对一线医护人员下班回家问题提前关注,加强医疗废物处置能力,避免病毒的二次传播。最后,张志将建议,境外华人在健康的情况下,最安全的方式就是居家隔离,不要急于回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被感染风险。▲,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