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6.23
编号:89557
“尴尬” 特殊的羞耻感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23日 生命时报 2020.06.23
     影响群体气氛 担心人设崩塌

    “尴尬”

    特殊的羞耻感

    受访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应用中心测评主管 肖震宇

    本报记者 李珍玉

    在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冷场、不知如何接话,或当众出丑等情境,感觉很“尴尬”。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尴尬”是一种特殊的“羞耻”,当做出不适合群体氛围的活动,还被旁人看到,而产生自认为不被认同的感觉时,就会感到不安和羞愧。

    人为什么会“尴尬”呢?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应用中心测评主管肖震宇说,心理学中对尴尬产生的原因有多种解释。自我定位理论认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团队或族群特定文化,有些事情被认为该做,有些则被认为不该做,如果做错就会被大家排挤,感到尴尬,例如在大会上说了不恰当的话。戏剧模型理论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认知,当现实中的自己在特殊情境中,表现出与心中设定的角色不一致时,就会感到尴尬,比如自认为是事业有成的好丈夫,突然被爆出与别的女生共进晚餐,就会引起尴尬。非意愿自我暴露理论认为,当我们不愿意但不得已暴露某些自己的信息,也会导致尴尬,如自己手机上的自拍照被别人看到,就会觉得非常不好意思。自尊丧失理论认为,当他人的评价(包括主观臆测)超出我们的预期,不论是贬低还是夸赞过头,都可能伤到自尊心而感到尴尬,比如自认为是普通人,却被人疯狂夸奖,也会感觉尴尬。

    肖震宇说,尴尬是在人际互动中产生的。如果发生了一件糟糕的事,但周围没有人看到,也没有他人的评价,一般不会觉得尴尬。只有周围有人,猜想别人如何评价自己,才会觉得难为情。与人交往是否会感到尴尬也和性格特质有关。依存型人格的人,行为举止上总有点“脸皮儿薄”,看重或害怕别人的评价;独立型人格的人则大大咧咧,做事主要看自己的想法,不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即使出现一些状况也善于自嘲。

    对于容易感到尴尬的人,肖震宇建议:第一,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忙,没有这么多闲工夫谈论你,甚至可能根本都没注意到你身上发生了什么。第二,就算别人注意到了,也未必会有不好的评价。人们很有可能会给予同情、关怀或帮助,绝大多数人不会恶意嘲笑。第三,即使有人嘲笑讽刺,也是暂时的,不会影响到你自己的实际利益。肖震宇说,如果出现了让自己尴尬的场景,除了自嘲外,还可以通过关注自己的呼吸来转移注意力,从别人的眼光中脱离开,而不要纠结“刚刚太丢人了”。▲,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