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7.03
编号:89366
给孩子煎药少而精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3日 生命时报 2020.07.03
     给孩子煎药少而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郭 昕

    由于中药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当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及食欲不振、便秘或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时,家长会首先求助于中医中药。不过,给小孩煎药比较特殊,和成人不太一样。

    中药汤剂口服是中医治病最传统的方法之一,又是最基本的给药途径,煎药的方法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如清代徐灵胎《药学流源论》指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于此。”小儿脏腑比较娇弱,胃容量小,尤其婴幼儿躺卧的姿势使胃呈水平位或半垂位,药量掌握不准确容易造成呕吐,甚至呛咳,因此煎药首先要求量少而精,将两次煎好的汤药合并在一起,分多次服用。煎药时,加水量以高出药面一横指为宜,煎出药量应按儿童年龄大小有所区别:3岁以下的小儿煎60毫升左右,每次服10~20毫升,分3次服;3~7岁的孩子可煎100~150毫升,每次服30~50毫升;7岁以上的儿童可煎150~200毫升,每次服50毫升以上,分3次服。服药次数根据疾病性质决定,如患急性发热,所服中药以退热解表为主,可采用少量频服的服药方式,这样既可避免孩子服中药引起呕吐、恶心等不适,又可增强疗效,起到更好的退热作用。

    另外,给小儿喂药不能急于求成,尤其对婴幼儿更需有耐心。可以先喂几口药,吃少许甜食,慢慢再喂;每次喂药时间可控制在5~10分钟,不可像成人那样在短时间内将一杯汤药全部服下。对拒服汤药的小儿,可固定其头部,用小匙将药送至舌根部或舌两侧,使其自然吞下;切勿捏鼻灌服,以防呛入气管。▲,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