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家庭医生
编号:88533
为什么会脱肛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14日 生命时报 2020.08.14
     为什么会脱肛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教授 金志明

    □副主任医师 陈红旗 □住院医师 李梦成

    近日,27岁的张先生在蹲厕所时突然发现自己的肛门口“长”出了拳头大小的“尾巴”,还疼痛难忍,连忙前来就医,后被确诊为“直肠重度脱垂伴嵌顿”。

    直肠脱垂,又称“脱肛”,是指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而脱出于肛门外的一种常见病。先天性肛门括约肌功能发育不全,导致肛门括约肌力量薄弱;产妇盆底、骨盆肌肉松弛,导致肛门收缩功能障碍;患者长期腹内压增高,如慢性腹泻、长期便秘、前列腺肥大、慢性咳嗽等,均可成为该病诱因。

    如果脱出来的部分只有直肠黏膜,称为部分性脱垂,主要表现为排便时间延长、排便不尽感、肛门坠胀不适。若直肠全层脱出,则称为完全性脱垂,主要表现为排便后肛门处有圆柱状粉红色肿物脱出,严重者在咳嗽、打喷嚏、用力、行走或站立时也可脱出,且不易回纳,甚至长时间脱垂。

    儿童直肠脱垂多为部分性脱垂,通常在5岁前可自愈,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成人早期的直肠脱垂可自行缩回至肛门内,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脱出的肿块须用手帮助回纳,晚期病例如治疗不及时可发生绞窄甚至坏死。因此,成人直肠脱垂患者应尽早手术。

    要想预防直肠脱垂,日常要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定时排便,避免长时间如厕;便后热水坐浴,可刺激肛门括约肌收缩,对预防直肠脱垂有积极作用;便秘患者除了食用高纤维食物外,还要积极治疗,改善病情。▲,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