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9.29
编号:85892
医学 是一股合力
http://www.100md.com 2020年9月29日 生命时报 2020.09.29
     医学

    是一股合力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何裕民

    在国内的医学界,医学是科学还是人文之争由来已久。其实,无论科学还是人文,都隶属于文化。科学和人文,就好似同一棵树上的花与叶,都是同根生,何必要把它们分割对立开来?因此有人总结,行医是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艺术。

    众所周知,医学很特殊,完全不同于一般学科。首先,它不是单一学科,而是一组学科。韩启德院士在回答“医学是什么”时,曾写道:医学至少包括“科学属性、人文属性、社会属性”,并有涉及道德的伦理属性、基于科技的诊疗技术、重视经验的“主观标准”,还需兼顾心理特点及社会资本等影响。

    因此,医学是科学、技术、技艺、哲学和仁术等的融合体。它不仅是一大类知识和技术体系,还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生活方式、社会建制,是庞杂的融合体。它虽然庞杂,但核心目的明确:满足人们对康寿与增悦(解除痛苦)的需求。因此,要截然区分医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将其理解为“楚河汉界”,实属勉为其难。

    医学的各种知识技巧之间,呈现为网络状的错综关系。以中医学的价值观为例,中医学以自然观为基础,涉及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其次是生态观,偏于从生存环境考察人的生命及活动,强调内外以及自然界各个因素都与生命休戚相关;之后是生命观,也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体现出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的认知,包括生死观、形神观、康寿观、养生观等;最后还有生活观,它是生命观的“落地”,因为生命只有活着才有意义。今天的人们被很多生活方式病所困扰,如失眠、高血压、心脏病以及某些癌症等,更加凸显了“怎么活”的重要性。

    医学追求“合力”。恩格斯在回答“是经济、还是个人意识创造历史”时,提出著名的“历史合力”说,认为历史是诸多合力协同下创造的。我认为医学也是如此,医学融合体中每一个单一的因素,都达不到自己的最终愿望,需要融合为一个总的合力,让每个因素都对合力有所贡献。

    实用的临床医学一定是注重合力的。例如,中西医学都认为癌症是难治性疾病。汤钊猷教授是肝癌外科的院士,他曾强调:“就连买菜与游泳,都是治疗肝癌的好措施。”买菜与游泳是科技还是人文?只能说是医疗合力的一部分。笔者在癌症临床治疗多年,主张整合认知、医学(诊疗技术)、药物、心理、饮食、运动、社会支持、环境等多种因素,以发挥综合效应。

    涉及医学的庞杂知识体系,统统指向康寿与增悦。可以说,康寿安宁是医学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医学义不容辞之职责,也是生活、生命之目的和价值指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