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12.08
编号:87026
第一次接生救了两条命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2月8日 生命时报 2020.12.08
     第一次接生救了两条命

    贾大成

    上世纪70年代,我在山西插队时,村里有位1966年从山西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名叫郭吟龙,是当时公社卫生院的大夫。郭大夫是教我医学知识的启蒙老师,我至今怀念他。他曾骑着自行车带我去给老乡看病,教我如何诊断疾病、怎么处理,比如常见的腰腿疼、胃疼、感染性疾病等。他还给我讲基础医学知识,比如解剖、生理等;我平时自己看书,有不明白的也请教他。

    上世纪70年代初,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即北京市政府)派人到我们那里去慰问,来到村卫生所,问我都缺什么。我说,村民看病实在太困难了,还给他们列了个特别详细的单子。革委会的同志被我感动了,临走时留下1000元钱。这在当时可是天文数字!我和大伙惊喜万分,买了很多常用药,还制备了听诊器、血压计、注射器等。

    我在村里行医,经验逐渐积累,遇到的病也越来越多,比如农村常见的有机磷中毒、急性左心衰等。有时候是现看书现学,关键时候胆大心细,就能救命。有一年冬天大年初一的深夜,我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打开门,一位村民喘着粗气说,自己的媳妇生孩子,胎盘出不来,已经两个钟头,出血很多。我有些为难地说:“接生这事我没干过,您找秀玲(村里人,读过中专,曾给人接过生)吧。”可是他就是央求我,不肯走。我说:“那您稍等,我看看书。”我到屋里赶快翻书,迅速看完,心里有数了,就拿着无菌手套,背着常备药箱,一路摸黑向患者家赶去。

    进了家门,病人因失血过多,血压已经下来了,孩子就放在炕上,一位接生婆在炕边站着。我那时二十多岁,也没结婚,有些难为情,就跟接生的老太太说:“您的手小,麻烦您戴手套把手伸到宫腔里,一点点把胎盘抠下来。我的手太大,做不了。”老太太按我的说法,把手伸进去一点点地抠,一个完整的胎盘就剥离出来了。病人得救了,大家松了一口气,接生婆也放心走了。我看病人血压还低,就给她输液,把血压升上去,还开了补血的中药。

    忙活完了,丈夫就把胎盘扔到了外面,门外几只狗很快把胎盘抢吃了。紧接着,丈夫居然要把孩子也扔出去,我上前一把拦住!他解释说:“这个孩子是第三胎,家里穷,实在养不活啊。”我说:“大哥,您不能扔啊!”这毕竟是一条人命啊,我哪见到过这样的事情呢?之后,丈夫说:“贾大夫,我要感谢你,请你吃黄米面的糕。”我说:“不用,我就求您一件事,这孩子不能扔,您给我留3天,我给她找人家。”他答应了。第二天,丈夫冷静下来,自己就给孩子找到了领养人家。

    这算是我第一次帮人接生,救了产妇和孩子两条人命。40多年过去了,几年前,我回村里看望乡亲们,又见到当年这一家人。夫妇俩虽然一直未敢认自己的亲生女儿,孩子毕竟已长大成人,他们都很欣慰,庆幸当年没铸成大错。(连载④)▲1970年,贾大成在山西插队时拍的照片。,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