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12.29
编号:87339
受尊敬的老人更长寿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2月29日 生命时报 2020.12.29
     美国斯坦福大学、密苏里州立大学研究发现

    受尊敬的老人更长寿

    受访专家:北京老年医院精神心理二科主任、主任医师 吕继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敬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仅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也会使老年人身心受益。近期,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发表的两项新研究发现,在老年人受尊重的地区,其健康状况更好,预期寿命更长。

    密苏里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简报》上的一项新研究结果显示,相比美国、德国、爱尔兰、南非和澳大利亚等注重个人主义的国家,在更为注重群体凝聚力与和谐共处能力的国家,如日本、中国、韩国、印度和巴西等,人们对老年人的偏见要少得多。强调个人主义的国家对老年人的隐性偏见较大,人们更愿意塑造出独立、能干、年轻、有活力的形象,老年人也是如此——他们更注重保持活跃、年轻的外表。在此背景下,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对美国不同区域做了研究分析发现,美国年龄偏见越高的州,老年人往往健康状况更糟糕、预期寿命更短。而且,老年人医疗费用往往更高、社区参与度更低、获得护理的机会更少。这一研究发表在最近一期的《欧洲社会心理学杂志》上。
, 百拇医药
    “上述两项研究都表明,社会环境可以影响老人的健康和生活。”北京老年医院精神心理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吕继辉表示,长寿不仅取决于遗传基因、个人特征,还有赖于老人身处的社会环境,而尊老敬老是社会环境因素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吕继辉说,感觉被尊重、被需要,有助于老人获得价值感,形成身心健康的正向循环。他解释,被尊重的老人会更加自信,也更加愿意参与家庭、社会活动,并会对生活建立更美好的期待。同时,老人会觉得日子更有奔头,有动力努力保持身体健康、改善营养状况、增加身体运动。而当社会给予老人足够的尊重,他们的各项生活需求会被更好的满足,包括医疗、交通、陪伴等方面,从而增进幸福感。

    相反,当老人在家庭、社会中常常感到“被忽略、不被尊重”,就会产生恶性循环:因被忽略而产生无价值感,出现没有信心、焦虑等一系列消极情绪,更不愿意与周围人接触,也没有动力尝试新事物,使消极情绪慢慢累积,导致焦虑、淡漠、孤独、孤僻等心理问题,甚至引发身体疾病。
, http://www.100md.com
    让老人感到被尊敬,在我国最迫切的是满足老人精神生活需求。吕继辉表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农村空巢老人和城市里独居老人越来越多,老人缺少陪伴已成为社会性问题。此外,很多新兴工具、技能的出现,以及社会交流方式的变化,让老人一时间难以适应,很容易产生不满和孤独情绪。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政府:打造适老社会环境。在配置社会资源时,优先考虑老年人的需求,给老年人创造一定的社会环境。吕继辉说,这能让老人发挥自己的潜能,更有价值感地生活。同时,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加强敬老爱老的宣传,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社会:推动关爱措施落地。推动养老驿站、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小饭桌等关爱老人的措施落地、普及。吕继辉说,这些措施可帮助老人更多地参与到团体活动中、丰富日常生活,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困难,缓解孤独情绪。

    社区:多组织老人活动。研究表明,举办音乐、唱歌、艺术和文化等多种老人喜闻乐见的社会活动,可以使老人感到被珍视,也促进了社会对老人的尊重和包容,有益老人的健康。

    子女:多点耐心和陪伴。即使在外奔波,年轻人也要勤于看望父母,常常问候、分享生活点滴。对于生活中会接触到的、并不熟悉的老年人,我们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在对方需要时热心提供必要的帮助。▲,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