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1.01.05
编号:87546
血糖波动,胃肠遭罪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月5日 生命时报 2021.01.05
     血糖波动,胃肠遭罪

    可引起腹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伍一鸣

    “民以食为天”,如果长期血糖异常影响了糖友的胃肠功能,将对其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糖尿病患者合并胃肠道病变的学名是“糖尿病胃肠道自主神经病变”,属于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自主神经病变,具体表现有4种。

    1.食管综合征。常常表现为早期饱腹感、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增高、非特异性恶心等症状。

    2.胃轻瘫。主要表现为与胃内食物排空减慢有关的餐后饱胀、上腹胀、早饱、恶心、呕吐、嗳气等不适。

    3.腹泻与便秘交替。主要与糖尿病影响肠道运动有关。部分病史超过10年的糖友,除了腹泻与便秘交替外,还常合并严重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包括手足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情况。

    4.消化道溃疡。糖尿病患者合并该病的比例较普通人明显增高,这与糖尿病患者胃肠功能失调及胃酸分泌异常有关,患者常表现为烧心、空腹痛或夜间腹痛,且不易缓解。

    造成糖友胃肠功能异常原因有很多,长期血糖控制不理想、脂质代谢异常、高血压、血糖波动、肥胖、吸烟等均可导致。因此在治疗上需要重视以下几点:控好血糖,除了让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外,还需要减少血糖波动;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均衡营养、饮食规律、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养成良好排便习惯等。同时,患者可接受一些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包括抗氧化应激、营养神经治疗等,具体药物有甲钴胺、硫辛酸等。针对胃肠道具体症状可采用对症处理,如增强胃肠动力、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等治疗。有些患者已出现永久性功能损伤,治疗主要以改善生活质量为主。

    糖尿病胃肠道病变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及时治疗,临床诊断可通过影像学及胃肠镜检查来排除胃肠道恶性病变,再结合胃排空试验、幽门螺杆菌检查以及神经肌电图等明确诊断。▲,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