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1.01.22
编号:90683
父亲太严厉,孩子竞争力差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月22日 生命时报 2021.01.22
     好的亲子关系是先有爱和接纳,在爱的基础上再管教

    父亲太严厉,孩子竞争力差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杨 丽

    现代家庭中,多是“慈母严父”,母亲主要负责照料日常生活,父亲则是家庭规则的制订者,对孩子的管教及惩罚手段也相对严格。我曾跟几个高中男孩交流过,有的说爸爸是“书本教育”——“稍有差池,就顺手抓起一本书打人”;有的说爸爸是“腿脚教育”——“一言不合,时不时踹我一脚”……看似孩子们是在用“幽默”化解着成长中的痛苦,实际上,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太过严厉,对孩子成长很不利。

    父亲太严厉,孩子容易软弱。在孩子心目中,父亲是一座难以超越的大山。严父面前,孩子体会到的是自己的无助。这样的孩子,难以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认知,在学校很可能是被欺负的对象。以后走入社会也可能不敢与他人竞争,不愿意探索更广阔的外部世界。时下,抑郁的孩子不断增多。据调查,这些孩子普遍都有无助感。

    父亲太严厉,孩子更叛逆。另一种情况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发现自己原来拥有惊人的“力量”,这时他会反抗严厉的父亲。父子(女)之间变成了一场力量角逐,两败俱伤,没有赢家。我的一位朋友就堪称严父,对儿子进行军事化管理,孩子升入初中后,愤然离家出走。严父多伴随着惩罚,惩罚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孩子会因为害怕惩罚而回避某些行为,或疲于应对父亲的暴力教育,长大容易叛逆,甚至走入歧途。

    心理学认为,父亲代表着权威,孩子如果不能和父亲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成年后可能过于惧怕权威,害怕触碰和冒犯各种规则,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性格软弱、循规蹈矩的人;或可能不尊重权威,总是试图挑战规则。这两种情况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不利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父亲过于软弱,没有力量。孩子会觉得父亲不能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从而感到失望。也怕自己会伤害到父亲,从而收敛自己的力量,变得谨小慎微。

    事实上,良好的亲子关系一定是先有父母的爱和接纳,在爱的基础上再有管教。孩子会因为被爱而愿意接受父母管教,不是因为惧怕而为之。有效管教是温和而坚定的,严厉未必是好的教育。有的人成年后说,多亏当年父母打我,才有了今天的我。其实,这是“美化”自己的痛苦经历,“合理化”自己的痛苦,是一种典型的心理安慰。严厉并不是好的教育,不应被粉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