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1.02.26
编号:91069
尽孝不只是金钱
http://www.100md.com 2021年2月26日 生命时报 2021.02.26
     尽孝不只是金钱

    湖北省武汉市读者 聂勇军

    “百善孝为先”,当下尽孝显得既现实又迫切。一些子女因工作繁忙,难得回趟家尽点孝心,只好突击用礼物或金钱“堆砌”歉意,但效果不好,因为老人对物质生活早以淡然,结合子女实际情况,笔者建议大家不妨从以下几点尽孝。

    一、尊重父母看法。老人年纪大了,最怕受到冷落,因此总喜欢对子女工作、生活发表意见。当父母意见让你难以接受时,至少应尊重老人看法,或说明不接受原因,否则只会让父母心痛,发出“人老了,不中用了”的感叹。

    二、常回家看看。子女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大是事实,但却不能是成年累月不回家的理由。时间挤挤总是有的,就看你善不善于挤,也许回家就一天半天,但给父母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宽慰了他那颗孤苦的心,并对下阶段生活充满欣喜。

    三、让老人学艺。一些老人年轻时有各种爱好。可由于生活压力,生活喜好被迫收藏。如今生活安稳了,又有大把时间,正是激发老人各种业余喜好的机会。送老人去老年大学学习技艺等,既打发了老人闲暇时光,又让他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四、送养老院。养老院如今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并不仅是孤寡老人的天地,儿孙满堂的老人也选择去养老院。一些子女有心理障碍,担心送父母去养老院落个不孝的名声,其实是根本不理解老人那颗孤独的心。送到养老院,老人图个热闹,乐不可滋,子女也落个轻松,安心工作,双方皆大欢喜,当然前提是子女不能一送老人到养老院就撒手不管,而是应时时看望老人。

    五、乐当红娘。老年再婚问题总是遭到子女诸多阻拦,问题还是子女站在自己一方考虑,而没有对老人根本上的关心。少年夫妻老来伴,没伴的老年生活总是孤寂而漫长,催人老。子女应放下世俗偏见,不干涉老人婚姻,如果能甘当红娘,为老人牵线搭桥,则是对老人最大的孝道。

    六、记住老人生日。老年人对特殊的日子总显得十分敏感,对自己生日、结婚纪念日或过世老伴的祭日等十分看重。子女要牢记这些重要日子。另一方面要多抽空回家,陪老人唠唠嗑或说说自己近期工作情况,给父母心灵的慰藉。▲,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