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1.03.02
编号:91134
集邮记
http://www.100md.com 2021年3月2日 生命时报 2021.03.02
     集邮记

    四川省成都市读者 钱先峰

    我的书桌上有一本厚厚的相册,里面装的不是照片,而是诸如车票、演出票、景点门票等各类票据。其中最能唤起回忆的当属邮票,一枚邮票一个故事,见证着我那些年酸甜苦辣的集邮往事。

    我养成集邮的爱好纯属机缘巧合。接触邮票时刚上小学,在爸妈的口述中,我写了封信寄给远方的外婆。父亲将信纸装进信封,在信封上写上地址、邮编以及姓名。我问道:“这样就可以寄出去了吗?”父亲摇摇头说:“不行,还缺邮票,要到邮局购买。”

    周末,我跟着父亲走进邮局,父亲买了几枚面值为80分钱的邮票,邮票上是长城图案,很是壮观。他拿起柜台上的胶水涂抹邮票背面,轻轻贴在信封右上角。两个月后,收到外婆回信,父亲忙不迭地拆开信封读信。我却对信封上的邮票饶有兴趣,邮票边角盖了邮戳,图案是一只可爱的猴子,我当即把邮票小心翼翼地取下来作为纪念,夹在课外书里。

    上中学时流行写信交笔友。杂志社刊登作品,常常把作者的邮编和地址印在文末,以供读者和作者联系交流。读到喜欢的文章,我会将作者的信息抄在笔记本上,利用课余时间偷偷给他们写信。可惜寄出去的信件多数石沉大海。有时在信纸里收到几枚夹寄过来的邮票,我似乎乐得找不到北了。我寄一封信都得三思,人家直接爽快地赠我数枚邮票,仔细一看竟是连票。我除了收藏,哪舍得往信封上贴!

    去外地上大学,学校建有信件收发室。每天清晨,邮政投递员骑着自行车前来送报纸、明信片以及信件。自诩为资深集邮爱好者的我,每天上午一有空就候在收发室门口,见取信的同学走出来,立即上前询问是否可以把邮票给我。集邮爱好者众多,讨要邮票的难度可想而知,碰钉子是常有的事。但一学期下来,我的定制相册里还是装满了花花绿绿的邮票,面值多种多样,图案有花鸟虫鱼、名胜古迹、人物肖像等主题。

    手里有了闲钱,我开始为集邮投资。有一年从报纸上得知邮政即将发行纪念邮票的消息,立即记下日期,提前到附近邮局咨询。发行日当天,我起个大早,特意请了假到邮局门口候着,待邮局开门办公,我迅速跑到柜台窗口处购买。功夫不负有心人,纪念邮票到手,我将邮票装进护邮袋,笑得合不拢嘴巴,似乎中了大奖。

    后来,实时通信工具进入大众视野,大家捧着手机或坐在电脑前开心地打字聊天,信件和明信片走向式微,邮票也淡出人们的视线。作为集邮爱好者,邮票依然是我的心头爱好。▲,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