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93787
尽孝,来自浓浓亲情
http://www.100md.com 2021年3月5日 生命时报 2021.03.05
     尽孝,来自浓浓亲情

    河北省邯郸市读者 施宗灿

    平日工作忙,到节日才有空尽孝,对于为生计而拼搏的上班族来说,这也说得过去。只是觉得,尽孝,不要流于表面形式,而缺失其真正的含义。

    有道是,百善孝为先。古代有许多感人肺腑的尽孝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视为表率。现今社会也有很多敬老爱老的动人事例。我有位同事的儿子,从小在姥姥家长大。姥爷腿脚麻木疼痛,他每天都不厌其烦地给其按摩。姥姥、姥爷年事高不能下厨,他下班回来就忙着给他们做饭。姥姥姥爷为有这样孝敬的外孙而心满意足,经常夸赞。后来,他的母亲得了癌症,为能看上名医,他半夜三更就到医院排队挂号,多次驱车拉着妈妈去医院检查、住院。妈妈病危期间,他放心不下,请了十几天假,一直守在妈妈身旁,端屎端尿,竟使保姆都很感动:“这样的儿子天底下难找啊! ”

    他们明白,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又历经艰辛,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成人,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也要把孩子照顾好。父母对孩子恩重如山。孝亲敬老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良知。如果连对父母都不孝顺,对长辈都不敬重,还能谈得上对社会对他人尽心尽力奉献吗?

    父母的心永远眷念着子女。即便孩子长大成人,独立生活了,有个病痛也会揪动着父母的心,有点困难也会视为自己的困难,尽力帮助解决。反观作为子女的一方,当父母出于爱护,说你几句,你是否会嫌他唠唠叨叨而不耐烦甚至顶撞;当父母有病时,你是否借口工作忙而疏于看望;当父母遇到难事时,你是否若无其事、袖手旁观?

    我想,尽孝,不仅是物质层面,更要有精神层面。除了温饱的基本物质要求,还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还需要情感方面的尊敬、慰籍、温暖。孔老夫子说过:“今之孝者,谓之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孝,何以别乎?”意思是说,如果对父母只是养着他们,那么,和养狗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子女对父母的尽孝,当是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感恩和由衷表现出来的关心、问候、爱护和帮助,是一种由浓浓亲情酿成的涓涓暖流。而这些,突击式尽孝恐怕是难以达到的。▲,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