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96585
网络自动续订是个贼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2月21日 生命时报 2021.12.21
     网络自动续订是个贼

    受访专家:原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助理、消费指导委员会主任 王前虎

    本报实习记者 郭诗颖

    近期,“APP续订套路”“你被自动续费了吗”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不少网友称,只有偶然间查看收支明细时才发现,先前开通的某些视频网站、资讯平台、音乐软件会员等在自动扣费,直呼花了冤枉钱。《生命时报》记者在一些软件上体验了购买“会员连续包月”,发现软件自动续费的套路主要有以下几种。

    低价吸引用户入局。各大软件为了吸引新用户,常会推出折扣力度很大的“首月优惠”服务,促使用户购买,但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第二个月后就会恢复原价,落入了连续自动付费的陷阱。此外,还有软件打着免费试用的旗号吸引用户,在试用3天后自动开始续费,令人防不胜防。

    小字模糊用户视线。记者购买会员时发现,在“开通会员”加粗彩色字体的下面,有一行颜色暗淡、字号偏小的《自动扣费服务规则》,需要用户进行取消。与上面醒目的彩色大字相比,该条款很容易被忽视。

    取消程序复杂繁琐。很多用户反馈,取消订阅服务流程复杂,入口十分隐蔽,有些甚至需要在线询问客服,或在网络上搜索解约方法。而用户往往同时会开通多个互联网平台的会员,且支付方式多样,需要不同渠道的授权,给取消服务增加了困难。

    扣费限期没有定数。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12款主流软件进行调查,发现虽然大部分软件自动扣费是在到期前1天,但也有些扣费时间非常模糊,个别软件还提前三天扣费,让用户摸不清规律。

    目前,在相关消费者投诉平台上,以“自动续费”为关键词的投诉已多达6万余条。针对软件套路用户续费的行为,原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助理、消费指导委员会主任王前虎表示,经营者本应遵循诚信和公平交易的原则,自觉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利益,但现在一些经营者过于急功近利,越来越漠视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这样的操作,违背了民法典中规定的‘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同时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等合法权益。”

    王前虎认为,有关部门应联合社会的力量,给予消费者能够及时反馈线索的平台和投诉举报的渠道,方便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处理,切实保障更多消费者的权益。大众消费者也要加强警惕,在办理会员时先取消“自动续费”选项;如果没有找到这一选项,可以在设置中查找或询问软件客服。其次,要认真阅读付费相关的用户协议,看条款是否公平合理、是否有明确的退出和维权机制;如果条款缺少上述内容,那么可以选择不办理会员服务。最后,如果涉及人员众多、金额巨大,可以选择报警或联名到消费者协会寻求帮助。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部分软件的优惠行为和套路,一定要加强防范意识,避免再吃“哑巴亏”。▲,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