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1.12.24
编号:96607
治理脾胃顽疾有一套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2月24日 生命时报 2021.12.24
     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

    治理脾胃顽疾有一套

    本报特约记者 王月明

    作为常见疾病高发和中医治疗优势病种科室,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年接诊人次20余万人次,新内窥镜室及门诊诊室2021年正式投入使用。这次“升级”让消化中心有了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硬件基础,切实优化医疗服务。尤其是扩展后的新内窥镜室投入使用,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重要意义。

    承精华,治顽疾

    “张主任,大家说我跟半年前好像变了个人,谢谢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周先生刚进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张声生的诊室便打开了话匣子,与半年前就诊时判若两人。

    当时的他每天数十次鲜血便,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用周先生的话说“就是一步都不敢离开厕所,焦虑悲观觉得人生没有希望”。经过几次激素治疗后,症状虽然得到一定缓解,但一旦停药症状会再次袭来,甚至比治疗前还重。经病友介绍来到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张声生主任结合他的病史及治疗过程诊断为激素依赖型溃疡性结肠炎,中度、活动期、全结肠型,给予清热化湿祛瘀中药口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经过2个多月的治疗,症状逐渐稳定,经过综合评估后激素减量并逐渐暂停,症状没有再出现反复,然后以健脾温肾止泻中药配合药物灌肠维持巩固疗效,半年后周先生的症状完全得到缓解,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 http://www.100md.com
    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多靶点、多通路调节的优势,消化中心建立了溃疡性结肠炎病证结合“活动期—缓解期”分步论治中医诊疗优化方案,活动期重在清热祛湿化瘀兼补脾肾,缓解期重在健脾补肾祛湿兼清余热,并在传承的基础上独创直肠滴注疗法,口服与灌肠相结合,临床收效显著。

    除此以外,消化中心在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等疑难胃肠病及非传染性肝病、胆胰疾病的诊疗上也具有突出优势。首席专家张声生教授团队针对功能性胃肠病展开了大量前期临床及基础研究,提出“脾虚气滞”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键病机环节及寒热虚实辨治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新模式;“缓急—固本”二步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疗效。以“虚、瘀、毒、滞、\u7665”立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提出了“肝脾同调、标本兼治”的脂肪肝治疗新思路,建立了专病专方的“胆囊炎胆石症专台”。同时构建了新“十纲”、新“八法”辨治疑难脾胃病新体系。

    制共识,定标准
, http://www.100md.com
    敢\u8e5a别人没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风景;敢拓前人没垦过的荒,才能开辟新的空间。

    消化中心主任张声生牵头首次制定、系统发布脾胃病行业专家共识意见和指南共计20余个;牵头制定发布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腹痛的中医诊疗国际标准;牵头制定国家中药新药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慢性便秘临床指导原则等国家标准,牵头组织全国脾胃病权威专家主编出版建国以来容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脾胃病学专著——《中华脾胃病学》。

    续岐黄,传薪火

    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因材施教,加强研究生和师承教育培养,注重提升医师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采取分级分层管理方法,完善培养制度,促进名老中医及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有效继承和发展。

    中医特色明显、中西医并重,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一直力求打造一支集“临床-科研-教学”和“门诊-病房-内镜”两个三位一体的人才队伍,从行业引领到接轨国际,为推进消化病学发展注入中医药力量。▲,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