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2.01.25
编号:95127
心怀良知带来意义感
http://www.100md.com 2022年1月25日 生命时报 2022.01.25
     心怀良知带来意义感

    展现善意、主动施予,体验平凡而高尚

    受访专家:大儒心理创始人、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前副主任 徐凯文

    本报记者 张 芳

    《欧洲心脏杂志》2021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感觉生活有意义的人,身心更健康。但对部分人来说,这并非易事。在“一个七日接着又一个七日”的机械循环中,他们渐渐变得迷茫,不知道自己每天工作学习是为了什么,生活的意义又在哪里。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前副主任、精神科医师徐凯文博士说,这都是“空心病”的表现。

    2016年,徐凯文曾做过一个统计,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的大学新生中,有30.4%厌恶学习或认为学习没有意义,40.4%认为活着没有意义。他首次提出“空心病”概念,即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症状为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对生活感到迷茫、存在感缺失。
, http://www.100md.com
    青少年存在的“空心”问题,大多与学业压力和“德育”被忽视有关。比如,在进入心仪的大学前,他们要完成繁重的课业、压抑兴趣,同时面对严格、紧张的师长的鞭策,唯一的目标就是考大学;当既往目标实现,又未能找到新的存在价值,心理支撑就可能坍塌。走上社会的成年人也不乏“空心”,通常表现为对每天辛苦工作的茫然。早起上班、傍晚下班、回家刷手机、周末带孩子……如此日复一日,循环往复,只是为了挣钱养家吗?这种对生命的质问不仅会减弱工作热情,动摇坚持下去的勇气,还会让有些人变得郁郁寡欢。

    徐凯文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空心病”是社会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在西方国家或同属东亚的日本等国,也都普遍存在。比如,很多拥有宗教信仰的西方人,在信仰消失或崩塌后容易陷入虚无主义;在日本,因为找不到生活的意义,进入“低欲望”社会。需求过度满足可能是“空心病”的原因。物质贫乏时,人们努力学习工作就是为了吃饱穿暖、改善生活条件,目标朴实且有方向;物质条件得到满足后,就会寻求更高一层的心理满足,即生活的意义。但如果没有找到健康、积极的精神“养料”,就会陷入物质丰富、精神空虚的无意义状态。
, 百拇医药
    到底什么是生活的意义?美国密歇根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莉·皮尔斯认为,它指人们自认为对个人最有价值的事情,成就、声望、情感关系、信仰或行善,都有可能成为意义。徐凯文认为,行善利他,发展传统文化中的感恩心、孝敬心、恻隐心、责任心等,是更适合国人、发自内心的动力。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仁”,认为人生而良善,应当用“仁”来处理伦理关系,对人友善。多做利他之事,就能够实现“心灵升级”,不论大小。哪怕只是当了一天志愿者,或在社区工作中多值了一天班,只要能够展现善意,主动对他人施予帮助,就可以感受到“意义”二字。

    徐凯文说,找到生活的意义还需要提倡人生价值多元化。对学生来说,追求的不应只有学习成绩一项,应扩展到“德智体美劳”的方方面面;对成年人来说,辛勤工作的目的除了养家糊口,还有实现抱负、贡献社会、收获使命感等。总之,把个人命运和家国相连,把个人行动和社会进步相连,做符合良知的事情,就能体验“平凡而高尚”的意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