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95666
四个方法调肝养眼
http://www.100md.com 2022年3月4日 生命时报 2022.03.04
     四个方法调肝养眼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杨 璞 □副教授 王小丁

    成书于清朝雍正年间的《陆地仙经》,作者马齐(公元1652年~1739年)是满洲镶黄旗人,康熙皇帝时任武英殿大学士,雍正帝时被任命为四大总理事务大臣之一、加太子太保衔。从他的先祖至他的这四代人中,“男女寿百岁以上者十五人,九十者四人,八十者六人,七十者九人,自成人后夭折者希,亦未有多疾而奇疾者也。”马齐本人也享有88岁高寿。这本书中记载了一个最简单的眼保健操——运睛。具体做法是:闭目转睛,左右各7次,然后忽然睁大眼睛快速查看物体,自觉眼内有热气。转动眼睛时,口鼻短暂闭气,睁眼时尽力用口呵出浊气,吸入清气,各7次。从现代医学解剖学的角度看,“运睛”的本质是眼睛的自我主动按摩,它通过眼睛的主动运动,对眼皮内部神经进行按摩,使眼内气血通畅,改善神经营养,以达到保护眼睛视力的目的。

    提起老年人视力模糊的病因,大家最为熟悉的就是老年性白内障,中医叫圆翳内障。本病是指眼睛的晶珠混浊,视力缓降,渐至失明的慢性眼病。因最终在瞳神之中出现圆形银白色或棕褐色的翳障,故眼科著作《秘传眼科龙木论》称之为圆翳内障。中国历代中医眼科文献所载与本病类同者有很多,如浮翳、沉翳、滑翳、枣花翳、黄心白翳、如银内障等。本质均为晶珠混浊,只是病变之阶段、程度、部位、颜色有所差别而已,本病初期适合中医治疗。

    肝肾两亏型。这类患者不但会视物模糊,还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或面白畏冷、小便清长等症状。主要是因为肝肾精血不足,目窍失养。治疗需要补益肝肾,一般选用杞菊地黄丸或右归丸加减。

    脾虚气弱型。这类患者不但视物昏花,还伴有精神倦怠、肢体乏力、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等症状。主要是由于脾虚不运,脏腑精气不足,不能上贯于目,晶珠失养,渐变混浊,故视物昏花。治疗需要补脾益气,一般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肝热上扰型。这类患者会有头痛目涩、口苦咽干等症状,因为肝热循经上攻头目,故头痛目涩。治疗需要清热平肝,一般选用石决明散加减。

    阴虚挟湿热型。这类患者会目涩视昏,还伴有烦热口臭、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等症状。由于素体阴虚,中湿化热,阴虚挟湿热上攻,目失濡养,故目涩视昏。治疗需要滋阴清热、宽中利湿,一般选用甘露饮加减。▲,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