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139期
编号:124704
我的人生因中医药而闪光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1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139期
     七十年家国·我爱中医药

    回望我30多年的中医生涯,中医药让我结识了良师益友,也给了我治病救人的机会,我的人生价值在学中医、用中医中得以实现,可以说,中医药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与良师益友的中医缘

    在中医传承路上,我无法忘记让我终身受益的恩师杨万芳。杨万芳是湖北荆州地区有名的老中医,家中七代中医传承,他受家学熏陶,随父辈悬壶济世,救人无数。

    1984年,我从湖北中医学院毕业后便跟诊于杨万芳。从那时起,老师便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将多年的诊疗经验和学术理论传授于我,即使祖传秘方也毫无保留,因此,我的中医临床诊疗能力很快提升。这段跟随老师侍诊学医的经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

    多年来,我也因中医结识了许多朋友。20多年前,中学教师朱昌明陪伴母亲来到我的诊室治疗坐骨神经痛。我用针灸治疗7次后,患者的疼痛感就已经消失。缘于针灸,我常去他家看望,他常向我寻医问药。朱昌明细心照顾年迈的父母,我也乐意去他家给二老送医送药。我们二人言谈投机,从此成为了长久的朋友。

    读报提升专业水平

    我是《中国中医药报》的铁杆读者,自费订阅20余年未曾间断,并分门别类汇集成剪报册达30多本。我时常浏览,受益匪浅,还经常拿出来与我的病人共享,传播中医药知识。

    许多农村患者常年受各种风湿性疾病的困扰,病痛让他们痛苦难熬。记得上世纪90年代,《中国中医药报》上有文章介绍阳和汤可治疗风湿类疾病,让我深受启发。于是我开始坚持不懈地查阅大量古今医著和对风湿性疾病的临床观察和研究,紧抓“痹证多在少阴”的发病规律,守阳和汤之义,反复对比精选出多种补气血、化瘀血、扶正本、清浊泄的中药44味,采用传统熬膏技术制成药膏口服,运用于各种风湿性疾病患者,取得良好的功效。近十年来,我将刺络拔罐中医外治疗法运用于风湿性疾病治疗,在病人中广受好评。

    2015年8月,一名6岁的小女孩患上了带状疱疹,致神经痛,家人带她来求医。我根据剪报册上收藏的文章,以刺络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起到了清利湿热、引邪外出的作用,不仅疗效快,即刻缓解了带状疱疹所致的神经痛,还缩短了疗程,促进皮疹消退,不遗留神经痛。治疗4天,孩子的疾病便痊愈了。这份医案我写成《小儿带状疱疹所致腰痛1例及刺络拔罐放血治疗》,在2016年荆州市医学会妇幼保健分会学术年会上交流,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肯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妙手回春,非一日之功”。多年来内外结合治疗各种风湿性疾病等疑难杂症的经验,逐渐形成了我中医治疗的特色,并且病人的接受度较高,疗效也非常好。

    如今,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越来越多,中医药越来越受百姓欢迎,基层中医人的信心倍增、越干越好,我将继续牢记服务百姓健康的初心,用自己的专业技能造福越来越多的患者,让我的人生在学中医用中医中发光发热。(韩涛), 百拇医药(韩涛 湖北荆州市沙市区岑河中心卫生院)